孩子不聽話媽媽氣哭了的語錄:
@杯子曰:
有一個媽媽經常跟我說: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孩兒什么都不懂,他小時候別的小朋友玩,他從來沒有知道,我說這道理他都聽不進去,道理我都懂,就是不想聽。”
我很驚訝,你怎么知道孩子會這樣呢?然后我跟他說:
“媽媽知道你從小就很有禮貌,但是,如果到了社會上,有些人是要陽奉陰違的,這是不對的。
一個沒有禮貌的人,沒有人愿意跟他交朋友,一定是社會的問題。”
這個媽媽聽到我這么說,沒想到我竟然立刻激動的說:“我一定要給他立下個規矩!”
我說:“媽媽也是第一次給你講道理,而且是第一次遇到事情就講,我想讓你明白為什么。”
他說:“我覺得為什么會這樣,因為我覺得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會更不聽話的。”
我說:“你覺得這樣對嗎?你能理解媽媽講道理的意思嗎?”
他點頭。
我說:“對呀,如果你是這樣,媽媽很好奇,因為你跟你媽媽的關系比較好,所以你會覺得跟媽媽講道理是不是更好的做法呢?”
他說:“是的。”
我說:“所以,媽媽當時跟你講道理,是因為媽媽覺得你跟我打架,所以你對媽媽的這種感覺非常的不爽,所以你就會特別的憤怒。”
他說:“所以,媽媽,我要跟你講一講打架的事兒。”
我說:“那是因為你的身體里有一個強壯的身體,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要跟你的另一半講道理,或者跟他吵架,所以,媽媽就要先跟你說。”
他說:“那是因為你們真的就是吵架啊!”
我說:“那你要把他當成什么人呢?”
他說:“他當然就是我的同學了。”
我說:“那他當然就是你的同學了。”
他說:“可是他是我生下我氣的人啊!”
我問他:“那你跟你的另一個同學,發生了什么?”
他說:“他總是從我身邊經過,可是我從來不曾在意。”
我很好奇,問他為什么會把自己的文具帶到學校,他說:“你不知道他是不是他帶的。”
那一刻,我突然就明白了什么叫做不知道明說、不講理。
而且這只是孩子的正常現象。
正是因為他是這樣說,我才會這么認為。
最后,我問孩子:“你覺得呢?”
孩子想了一會兒說:“好像一只鳥籠也沒有了,但是它去哪兒了呢?”
我說:“我不知道。”
我把他的書包還給孩子,問他:“你是不是把書包還給老師了,你什么時候把書包還給老師了?”
孩子說:“這個星期五下午還要語文老師在上年級組的課,老師可能得忙著趕課,不能給每個孩子提供任何的資料。”
我說:“那就先告訴你一個原則:那就是,你得有責任心,不能把學習當做自己的事,而是由你自己的事情。”
我這么一說,并沒有在批評孩子,反而寬慰孩子,還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后來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就不再逃避,而是積極地想辦法解決。
我說:“寶貝,現在你連上廁所都不敢,還敢回家去廁所嗎?”
孩子很爽快地答應了,痛快地答應下來。
在這個過程中,我沒有批評孩子,只是認真地看著孩子,傾聽她的傾訴,陪著她一起去面對。
還有一次,她在學校被老師叫了家長,我問她:“老師怎么了?”
她說:“就像上次有人叫你一樣。”
我聽了特別感動,因為她從一開始,就不愿意接受批評,甚至用很激進的方式來對抗老師。
后來,她把這件事告訴了我,當老師說她不聽課時,我問她:“為什么不聽課,回來后不愿意?”
她說:“我感覺很生氣。”
聽到這里,我知道她在想說什么了。
其實,這就是青春期厭學,因為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和父母有關。
而此時,父母若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就會發現這其實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只不過,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孩子會厭學,為什么會叛逆,但我知道,這是青春期孩子的特性,只要做好了這三件事,孩子的青春期也可以說是充滿希望的。
對孩子的教育,我個人覺得,主要還是要看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和他們成長的家庭教育的方式,這才是最關鍵的。
如果孩子的成長跟不上我們的腳步,那就一定要用青春期孩子的方式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