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對孩子焦慮,老公不理解,他們對孩子的焦慮,老公不去理解。
家有青春期孩子,家長的焦慮真的不是空穴來風嗎?
之前有一次小長假,老公的婆婆來接孩子,老公和公公就一起去參加親子夏令營。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先是參加完親子夏令營后,公公老公還帶著孩子一起參加,老人家出去倒也就肯了,也不麻煩。
在孩子放假第一天,老公就問小麗孩子,你覺得你媽媽為什么不帶你來,而是讓你在暑假里和我們一起住,那天很興奮,因為她覺得我們是彼此最好的朋友。
沒想到小麗這次聽婆婆說婆婆在家,立馬心情是美的,立刻就帶著孩子一起住,還特意囑咐婆婆,要是周末,她就帶孩子去跟婆婆和小麗一起住。
婆婆很高興,因為孩子和自己是親兄弟,一起住就是很開心的事情,老人覺得帶孩子很幸福,放心了。
過了幾天,孩子聽婆婆說,她媽媽給她開了小夜車,說自己晚上想跟婆婆睡一張床,婆婆就給她開了一個小夜車,給了孩子很多愛。
我聽了心里高興,作為家里的大哥哥,家有兩寶的媽媽,都很開心,也是覺得沒必要再給大寶添麻煩了,
回家后,婆婆就開始給我們介紹孩子,說是孩子多,還是我們沒有抓住孩子的特點,不知道該怎么引導。
原來,老人是幫孩子一起帶孩子,一起做飯,幫忙收拾家,兩個人就一個房間了,為了讓孩子安心地睡,媽媽給孩子收拾,孩子睡著后自己也偷偷在那里看手機,婆婆晚上孩子睡著了,婆婆就會偷偷地在孩子被子里看手機,真是可謂是用心良苦啊。
平時,老人家也愛跟我們嘮嗑,也很寵孩子,家里到處都是玩具和零食,雖然也沒說什么,但是這也讓孩子有了一個特別的習慣,就是吃飯時愛吃甜食,吃糖是對身體有害的。
在這種習慣驅使下,寶寶開始學著熬夜,玩手機,玩平板。漸漸地,寶寶身上的毛病就越來越多,而且還會出現很多奇怪的現象,比如:越來越懶、愛睡懶覺、學習不積極、愛丟三落四等等,讓父母頭疼不已。
不過,隨著寶寶的長大,寶媽們都有發現孩子好像越來越懶了,除了睡覺之外,其他時間都在睡覺,根本不知道什么時候該起床。所以寶媽們不知道什么時候該上班,什么時候該休息,如何才能更好地培養寶寶的時間觀念呢?
一、寶媽們該如何正確地引導寶寶,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呢?
1、及時叫醒寶寶
叫醒寶寶的時候,很多父母其實都是邊睡覺邊聽到,或是邊玩手機邊做其它事情,這時候寶寶就有可能和寶媽們對視而過,就像在沼澤里鉆出來一樣的感覺。
就算是寶寶也是一樣,如果寶媽邊玩手機邊和寶寶說話的話,會更加容易誘發寶寶的睡眠障礙,進而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健康。
所以寶媽們在叫寶寶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及時叫醒,這樣才不會影響到寶寶的睡眠質量,才會讓寶寶睡得越來越好。
2、等到寶寶入睡以后,陪寶寶一起玩耍
其實在寶寶入睡的時候,我們可以陪著寶寶一起玩一些親子游戲,在玩的過程中,可以讓寶寶對于睡眠產生更加重視的意識。
比如在和寶寶一起看書的時候,可以一邊和寶寶一起觀察,一邊講故事,這都可以促進寶寶對于睡眠的重視。
而寶寶們在睡覺的時候,自己也會受到一些影響,比如說是不是自己就會經常出現“啃咬手指甲”的動作,讓寶寶不能夠緩解咬手指甲的疼痛,就能夠讓寶寶把注意力轉移到對自己的手指甲的喜歡上。
3、適當地做一些放松訓練
寶寶哭的時候,我們可以給他一些放松訓練,比如說讓他進行一些肌肉的放松練習,或者是讓他進行一些肌肉的放松訓練等。
其實,適當的做一些放松訓練,也是非常不錯的,比如說我給孩子一個月的時間去練手指操,那么時間一長,孩子就能夠放松下來,而且在做這些練習的過程當中,孩子的手部肌肉的放松,也能夠有效的讓孩子緩解壓力,當他再次面對一些壓力的時候,就會有一個很好的緩解的狀態。
總而言之,咬手指甲并不是壞事,家長一定要從孩子的這個方面入手,孩子的這種行為習慣可能會給他們帶來一些好處,甚至會給他們的一生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