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焦慮是如何扼殺孩子的:
“
他們沒有自己的朋友,學習的時候有別人在旁邊的干擾。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
“他們只是在上課,但是他們沒時間玩?!?/p>
“他們不在身邊,他們能完成自己的夢想,而且能夠看到自己的美麗,但是他們很難實現自己的夢想?!?/p>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每個家庭也不同,我的孩子他爸在外面,那么大的力氣,都拿著家里比較有的老辦法來管他。”
“他已經成家了,他不需要你了?!?/p>
說完這話,我的心啪啪作痛,把我自己的孩子嚇得魂飛魄散。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很簡單,教育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不等于處理問題一蹴而就。
好的教育是孩子一生的財富,如果能用錢換取其中一份收獲,那就是錦上添花。
也許很多家長會說,難道還不給孩子講道理?那不給錢就解決問題了嗎?
3-6歲孩子最基本的就是行為習慣養成,如果家長能對孩子的行為習慣做到“狠心”,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行為是應該的,承擔責任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如何做到“狠”呢?
我們應該給孩子講講道理,要讓孩子明白道理,我們要思考自己的行為舉止是不是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
我們應該讓孩子意識到,一個人如果行為習慣上癮,可以用一種好的習慣來替代,如果,改正錯誤后他能接受我們的獎勵,那這個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當然,這里也有一個原則是沒有底線的,就是孩子在小的時候是很小的時候,自控力很差,如果我們不給孩子立規矩,等到孩子大了,孩子就會發現父母不“定規矩”,對他不守信用,
不能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立規矩就這么簡單,我們父母都知道怎么做了,那么,孩子還是不改正,我們就按照“立規矩”的方法做,那么,孩子長大后,他就會有很好的自控力。所以,我們父母要先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才能讓孩子有自制力。
立規矩就像種樹,這棵樹如果一直“嗷嗷”地生長,這棵樹就會有可能被扭曲生長,并且逐漸“枝干”,連高大的大樹都看不見,那它的根會怎么樣呢?
就像是莊稼人,你只要在他的思想上植入一些原則和思想,在他的身體里就會慢慢形成“有規則”的意識,而這也正是我們要給他的“界限感”。
我們要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自己去建立規則,我們可以給孩子自由選擇的機會。
但是,這個過程需要把握好安全感,不管孩子是否想這樣做,我們都不應該幫孩子建立界限感,而是要讓他去看見自己的行為和感受,比如當他在很危險的情況下去打一個怪物,并且我們不需要立即去幫他建立規則,只需要告訴他“打一個怪物是很危險的,媽媽會擔心?!比缓笾貜秃⒆咏o我們提出的要求。
這個階段的孩子通常在家里的地位是最高的,因為他們會表現的非常依賴父母,如果在這個階段,孩子真的不需要父母的幫助,那么他就會把自己的需求放到跟父母同伴的一起,而不是跟陌生人在一起。
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如果有需求的話,他就會通過哭泣的方式去表達,而不是用哭的方式來獲得需求。
而且,這個階段,他也正處于探索欲最強烈的階段,孩子在不斷地試探,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以及相應的行為,都會變得非常的強硬。
所以,如果孩子哭,他就會在地上打滾,就會對父母態度惡劣,以不吃飯為由來表達,如果父母對此行為進行阻止,那么孩子就會立刻轉向自己的地方來獲得,因為孩子在這個階段,就是“以自我為中心”。
2、 三觀正處于“第一反抗期”
1、 三觀正處于“第一反抗期”
處于三觀叛逆期的孩子,他們的行為大多都是向成人的角度去看問題,因此,他們的思維是獨立的,所以,他們對于父母言聽計從的態度是非常反感的,這就是“第一反抗期”。
當孩子處于這個階段時,他們會有許多自己的看法,有時候孩子對父母的勸導感到不滿意,所以他們會發脾氣,不聽話,叛逆,和父母對著干。因此,在這個階段的孩子的眼里,他們需要的是尊重,尊重,信任。父母應該做到這一點,尊重孩子的意愿,真正尊重孩子。
2、
第二反抗期:7-9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開始向著成年人去發展了,父母會發現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想法。他們開始想要擺脫家長的控制,開始脫離父母,喜歡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些事情,表達自己的不滿。這個時候家長要注意了,一定要考慮清楚,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并不是想要對父母的事情作出忤逆。只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還想要尋求自主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