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 專家張怡筠
在其著作《抑郁癥的認知治療》里講到,抑郁癥不是一種非健康的疾病,它是一種非常痛苦的情感體驗。
抑郁癥、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癥等精神類疾病,也是一種心境障礙,而這種心境是以情緒低落為主要表現的一組疾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情感性精神障礙”。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什么是情感性精神障礙?
情感性精神障礙患者的情感體驗往往不常發生,這種情感體驗是以心境低落為主要表現的。
比如,抑郁癥、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情緒障礙往往都是抑郁癥伴隨的,通常會表現出情緒低落、興趣喪失、易怒、精力減退,甚至出現一些輕生念頭。
在很多患者的眼中,他們覺得自己患上了“雙相情感障礙”,但是他們的父親又很不理解,以為他只是單純的不開心。
其實這種不開心可能是一種疾病,還可能是因為壓力過大,比如被家長批評指責、被老師訓斥、被同學嘲笑,或者是在家里被父母“嫌棄”、被寄予厚望,如果沒辦法通過這種方式發泄出來,可能他們就會采取行動。
有些許你會說,抑郁癥的人很多都是不開心的,那么作為抑郁癥患者,你是不是也會有一些自責?
抑郁癥患者是真的很容易出現自殺傾向,因為抑郁癥患者會活的比較痛苦,因此如果你的孩子能讓他覺得活著不快樂,那就證明你的孩子是不快樂的,抑郁癥患者的內心里面沒有陽光,不快樂的。
當然,如果你的孩子沒有這樣的情緒,那么你仍然可以堅持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讓孩子自己想明白自己為什么會有這種情況。
抑郁癥患者大都會有以下的表現
一、突然出現抑郁情緒
特別是突然變得非常暴躁,說話都有些“嘶聲竭”,曾經用刀割自己的手臂。
二、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其實這個表現就是抑郁癥患者經常會出現的反應慢一些,原來正常人也會對生活喪失興趣,像手機的聊天、看書、看電影,這些都有可能是抑郁癥患者已經形成的。
三、情緒低落,興趣喪失
抑郁癥患者的情緒不穩定,以前所熱愛的現在也不感興趣,甚至連飯都吃不下。
在抑郁癥患者的身體里,會出現胃口不好的情況,長期不規律的吃東西,會出現腸胃炎,出現失眠,精力下降,出現消沉,記憶力下降等癥狀。
在抑郁癥患者的世界里,腦海里除了記憶力下降,還有失眠的情況,這時睡眠不足的人記憶力會下降,腦內神經遞質分泌紊亂,形成情緒障礙。
四、心情不好,無精打采
抑郁癥患者的精神狀態通常表現為沒有活力,沒有興奮的表現,而是一天大部分時間都是無精打采的。
五、食欲不振
抑郁癥患者,體內會出現低熱、低熱、低熱、低熱、低熱等癥狀,會讓人體感覺特別興奮,身體的防御機制也會讓人體感覺到特別舒適,即使這個人體的情緒很好,外表看上去也是舒服的。
抑郁癥患者在這種情況下,是無法集中注意力去做事情的,就像是盯著手機,他的注意力就會一直在手機上,導致他的精力很難從手機上轉移開。
六、悲傷、自責
抑郁癥患者情緒低落的時候,會特別容易出現悲傷、自責、自責的情緒,覺得自己沒有價值,甚至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沒有人會喜歡自己。
如果孩子長期處于這種悲觀的情緒中,那么他的大腦就像一只禁錮在籠子里的小鳥,再也無法飛,這種悲傷就是抑郁癥的核心癥狀,因此,當孩子長期處于這種情緒低落的環境下,他的思維就會受到抑郁癥的影響。
七、結巴癥
結巴癥是一種廣泛性的疾病,主要是在人經常說的一句話中表現出來的,這個患者可能在現實中做出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只是,他的這種心境是不受控制的,也會影響到他的身心健康。
結巴癥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就是孩子會覺得自己看什么都不順眼,或者說看不到其他的好處,從而造成了自閉癥。
結巴癥有很多,比如說孤獨癥的語言障礙,社交恐懼癥,雙向障礙的性格,語言障礙等等。
如果說前者會讓孩子感受到害怕,那么后者則是讓孩子感到孤獨,恐懼,讓孩子產生自我懷疑,造成孩子心理疾病。
所以,家長要了解孩子不愿意去醫院,不愿意帶孩子去檢查的原因,還是父母的溝通方式有問題,或者是孩子的情緒狀態有問題,導致孩子不愿意去醫院檢查,導致孩子無法得到及時的幫助。
我家寶寶都不愿意去醫院檢查,孩子每天都要去醫院看病,我的朋友只有一個孩子,但是就因為她的這個病,連一個月都沒有上學,都不愿意去醫院,她說這個病還是很難治的。我朋友就說,孩子吃不下飯,也睡不著覺,精神都很差,她這種情況下怎么能養出一個好孩子呢?
有很多的父母在面對這種病的時候,不是把原因歸結到孩子身上,而是怪罪在自己的父母身上,覺得自己為孩子付出了這么多,把孩子養出來,結果孩子的事情就這樣完了,所以現在還覺得生孩子是父母的事情,自己沒有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