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研究
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研究主要有社會心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其中家庭因素對青少年的影響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1、家庭的教育因素:兒童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責任人,是第一任老師。兒童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家庭教育是其身心健康成長的基礎。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家庭是社會和學校的基礎,對兒童的心理健康也是至關重要的。
2、家庭的家教方式:有的家庭是鼓勵教育,有的家庭是批評教育,有的家庭是暴力教育,有的家庭是嘮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在給孩子講道理,說教的方式都是采取的懲罰、控制或是威脅的方式,而不是尊重孩子。無論是什么類型的家庭教育,孩子的心理健康都是最重要的,所以父母應該成為孩子的榜樣,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在孩子遇到挫折,迷茫的時候給予正確的引導,用行動的力量去幫助孩子。
3、社會的影響:孩子的性格和三觀的養成,社會的影響,教育等等。家庭的影響,學校教育,社會的影響。讓孩子從父母的改變開始,從父母的言傳身教開始。
4、專制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過于袒護或者是控制孩子,也容易造成孩子的抵觸,這樣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在成長的過程中不知道應該怎么去適應社會,會因為不懂禮貌而跟父母產生矛盾,與同學發生沖突。
5、父母,是教育的底色:孩子天生就是父母的底色,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會模仿,做為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父母不應該偷懶,而是給孩子做好榜樣。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孩子的性格和品行的養成,是父母教育的鏡像,也是父母日常生活中的折射。
在孩子教育的過程中,父母和孩子,會產生一些誤區。如果不能和孩子及時溝通,就會導致孩子的性格產生偏差。會讓孩子以后遇到很多的困擾和問題,變得更加焦慮,也會讓父母變得更加心煩氣躁。
其實家長的這些誤區和我們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系,我們有時候明明是為了孩子好,但是語言的指責卻讓孩子感覺到害怕和不舒服。比如說我們經常會對孩子說:“你怎么這么笨,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會?!”或者是“你的數學作業寫的很認真,我相信你是個天才!”
這樣的話語勢必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根本就不是學習的料,會激起孩子的內心的不滿,久而久之孩子就真的不愿意再和家長溝通了。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你真的這么想,是不是因為你不認真,所以才會有這么粗心的,下次你把知識點記住,一定能考出好成績,才能考上重點高中!”這其實是家長的思維出現了問題,我們千萬不要把學習和粗心聯系在一起,因為粗心,就會造成丟分。孩子最初學習的時候,可能會做對,但是有時候會做錯,我就會告訴他,每一次做對,你都會得到高分!
如果孩子做錯題了,比如說計算題錯了,那就告訴他,不要著急,錯的這個算什么,為什么錯?為什么對這個答案不對?就是錯了那么一題?重新審題,重新計算,重新計算,這樣就能得到高分了。
平時訓練的時候,只要孩子認真做題,哪怕是講題,也不會失分,也能得到高分!因為沒有人會在考試的時候做完題,你平時做題的時候,錯了那么一題,沒有弄明白,所以才會做錯題,錯了一題,你就會丟分,所以平時復習的時候就要多做錯題,不要做無用功。
03、學會整理錯題
高中考試之所以是常態,還是會因為一些原因,一次考試成績不好就很難受,就會放棄努力學習,所以有時候并不是孩子不夠聰明,而是方法不對。
孩子想要提高成績,養成整理錯題的習慣,家長可以讓孩子做這些事情。
▲ 多做錯題,錯題本
很多家長會說,我家孩子理科很好,作文寫得一塌糊涂,我為什么要讓他把錯題本記錄下來?我說,錯題本就這么多,做錯的是其他科目,更應該寫在錯題本上。
家長可能會說,道理不對的,我想讓孩子寫,但他怎么寫怎么會錯。
其實,家長在旁邊一直都在跟孩子嘮叨,你把錯題整理到錯題本上,孩子能理解嗎?
他不知道,錯題本,在錯題本上,錯題的原因是什么。
為什么要讓孩子去抄錯題?
因為抄錯題本真的是個大難題嗎?
答案有可能是錯的。
錯題本應該有固定的格式,格式、用法有差別,千萬不要天天在錯題本上“演”。
錯的題目本,完全沒有意義,純粹是憑經驗和興趣,來記套路。
真正有意義的題目,去做,重點做后面的題目。
給孩子及時做基礎題
很多孩子,有錯題本,都是把錯題本整理到錯題本上,目的是讓孩子看見錯題本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