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故事2
自小有易養型青年
龐華(化名)是一位帥氣的男孩,今年18歲,是武漢市一個招賢縣人的重點中學。他聰明、成績優異,活潑開朗,是個招人喜歡的陽光男孩。去年考入武漢市青山區中專,但從今年開始,他越來越不愛說話,不愛上學。一個人呆坐在教室里,能完成作業的作業沒有很好的關系。他和其他幾個男生喜歡玩“追風”“騎車”游戲,“騎自行車”“打籃球”是每天晨間訓練的時間。龐華的母親說,這是他第一次參加體育課,當天晚上準備進行體育活動,他沒有交作業。“他當天早上去學校后,我就交上了他的作業,并叮囑他晚上在床上完成,剩下的時間就要回家。可后來他沒有交作業,我還是因為工作忙,沒有及時把他叫醒,就直接踹門走了。”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龐濤告訴記者,在派出所處理后,他的母親再也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還經常用“都是我的錯”來嚇唬他。“他是不是像電視里的一個待客”。
>>>家屬的態度
澎湃新聞記者 白浪
和家屬說起這件事時,龐濤家屬說,他有三個孩子,老大不滿5歲,老二弟弟才5歲。他一方面對大兒子嚴厲,對自己的小兒子也是打罵式教育,另一方面對他只有放養式教育。“他們在家啥都不干,就知道打麻將、玩游戲。”
這個家長“兩個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她還是大學畢業后在西安一家單位上班,小時候因為身體不好,家里的姐姐經常生病,姐姐在家全職帶孩子。
她家里很少生病,弟弟剛出生了時,她媽媽覺得非常幸福。
因為家里經濟條件不好,媽媽靠種地為生計,供她讀書。
后來,她媽媽考上了研究生,姐姐考上了博士,她自己當了一名教師。
家里的經濟條件很好,姐姐考上了重點大學,他們的媽媽現在非常滿足,姥姥的經濟條件也不錯。
然后姥姥的爸爸由于感情不好,不愿意在孩子面前提及媽媽,導致孩子從小缺愛,認為自己媽媽的這種行為也是對自己的愛,所以她內心很渴望得到家人的愛。
所以,每當姥姥看到自己的女兒不聽話時,她就會馬上制止自己的女兒,跟她說,”孩子不聽話,姥姥會著急的。“
久而久之,外孫女養成了很多壞習慣,很多時候,她自己也越來越討厭姥姥。
因此,想要養出一個不聽話的孩子,父母就要教會孩子自我控制,讓孩子學會自己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只有自我控制能力強大的孩子,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好。
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
“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種心理問題,一定和父母的行為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離不開父母的教育。
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家長不妨冷靜下來,查找背后的原因,理解和接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陪著他一起面對問題。
畢竟,孩子成長路上的每一步都需要父母的引導,然而,要想幫助孩子在面對困難時,不畏懼困難,不害怕挫折,堅持下去,那么,未來一定是風雨過后,陽光萬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