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純粹不聽話,是我們教育的失敗
如何正確教育
育兒,這一直是老生常談,很多家長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氣出來,所謂的“叛逆期”也不過是大人的“老土”階段而已。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但是我們想要教育孩子,首先就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正如作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效果。”
很多父母以為在訓斥孩子之前,應該先審視一下自己的行為,是不是思想和言行上存在問題。
這樣不僅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還會讓他在其他方面產生優勢。
否則就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或者使孩子喪失自信。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父母應該給予鼓勵和贊美,也要不斷地去發掘孩子的潛力。
不恰當的表揚會破壞孩子的自信心
鼓勵孩子也要講究方法,盡量不要“太籠統”
。
父母應該根據具體的情況來鼓勵孩子,而不是動不動就打擊孩子,給孩子貼標簽。
當孩子做事情做的很好的時候,應該及時鼓勵他們,給孩子信心。
這樣孩子才能明白,自己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可以更好地進步。
這樣的話,不僅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還會讓孩子在以后遇到困難的時候,更加的努力去解決問題。
3.給孩子適當的獎勵
有的時候,孩子之所以表現不好,是因為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如果只是靠著孩子的自制力去學習,就能起到效果。
當然如果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父母也要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引導孩子思考,激發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
雖然很多家長會把孩子的學習與成績掛鉤,但是家長也要注意不要把成績和成果掛鉤。
因為孩子成績好,除了那些不會影響到自己和他人的因素之外,還有更多的因素。
比如孩子有畏難情緒,會認為自己不擅長學習,這種情緒就會影響孩子在學習中的表現。
而當孩子考了高分,家長會不吝嗇于夸獎,會口頭上夸獎孩子考了低分,這會導致孩子認為只要努力就能夠得到,失去了和學習的關聯。
孩子考試失敗了,內心會難受很久,但是會告訴家長,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即使成績不如別人,家長也不會吝嗇夸獎孩子。
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就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很容易在生活中迷失自我,無法正確認識自己。
因為這樣的孩子從小被父母過度保護,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長大后也不會選擇承擔責任。
家長如果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陪伴,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鼓勵,能讓孩子感受到來自家長對自己的信任,對于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是有莫大的助力的。
三、家長要懂得欣賞孩子
1、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每個孩子都有優點,也有缺點,家長不要只盯著孩子的缺點,也要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更加充滿熱情。
2、給予孩子更多的信任
。讓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自己主動去做一些事情,相信自己的能力,也相信自己的潛力,在孩子自己能力的基礎上做一些調整。
3、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
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特長,如果孩子能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就會受到來自父母和老師的贊揚,被同學們欣賞,在同學們面前會顯得很陽光和自信,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情緒,這樣會讓孩子更有競爭力。
孩子的世界很單純,父母不要過多的去關注孩子的”缺點”,而是要及時的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并且鼓勵他們,相信孩子有很大的潛力。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完美的,他們有自己的特性,有自己的優點,在人群中的表現也是各不相同的。
父母一定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挖掘孩子的優點,用放大的眼光去發現孩子的優點,并且著重培養孩子的優勢,從而才能讓孩子自信心重拾,以更好的狀態面對學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