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觀看手機,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問題。
讓孩子不聽話,把手機當成玩具,讓孩子不要玩手機。
久而久之,孩子變成了家長手中的傀儡,家長在孩子面前毫無威信。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時間久了,家長們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劍拔弩張,甚至會因為手機引發(fā)家庭矛盾。
比如,在一個家庭中,孩子想要和媽媽一起看電影,可是,媽媽在忙,于是拒絕了孩子。
孩子失望地對媽媽說:“你沒有時間,現在要看動畫片。”
媽媽不同意,孩子就和媽媽吵了起來,最后孩子把自己關在房間里,還說了一句:“我不想跟你說話了。”
其實,孩子只是想安靜一會兒,并不是真的不想跟你說話,只是他不知道該如何跟你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
4、手機替代了父母的陪伴,游戲成了孩子最好的伙伴
孩子沉迷游戲,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游戲能帶給他成就感和歸屬感。
孩子和同學一起打游戲,同學們在聊什么,孩子覺得很開心。
當他不愿意和同學們交流時,就會覺得自己很孤單,沒有人陪伴。
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產生對網絡的依賴感,變得不喜歡說話,也不愿意跟父母交流。
孩子沉迷游戲,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幫助孩子從游戲的泥潭中走出來,建立與父母和睦相處的健康的親密關系。
1、沉迷游戲,是孩子釋放壓力的方式
家長要思考如何幫助孩子把壓力釋放出來,特別是抑郁癥患者,最需要家人的陪伴和支持。
很多孩子會因為學業(yè)壓力,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是生活中的壓力,而選擇去網絡世界中尋找釋放。
比如:
一個孩子,他在學業(yè)上遇到困難,或者是校園欺凌事件,而網絡可以讓他暫時忘卻這些壓力。
他只要一有時間,就是找同學吐槽,而家長都會嘲笑他。
其實在游戲中,他能找到朋友的幫助,能傾訴的朋友也是他現實中的朋友。
但是在游戲中,卻能獲得伙伴的支持,和戰(zhàn)友一樣的笑聲和鼓勵,在現實生活中,他的人際關系也很好,不但身體好,而且性格也都特別好。
另外,他在游戲中也能找到同伴,在現實生活中也能得到同伴的尊重。
而如果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同伴的尊重,在游戲中也同樣體會不到同伴的理解,也就很容易沉浸在網絡中不能自拔。
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讓孩子多結交朋友,多多結識新的朋友。孩子在結交朋友的過程中,逐漸擺脫對手機的依賴。
如何戒除孩子的手機癮
那么家長該怎么做,讓孩子擺脫手機癮呢?
1. 家人的關心
很多家庭,孩子出現問題,往往是因為家長在家中的陪伴少,所以就想通過手機來填補自己的孤獨。
因此,家人應該多抽時間陪陪孩子,多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多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況,一旦發(fā)現孩子有心理上的問題,要及時的和醫(yī)生及時溝通。
2. 孩子自己的內心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會根據家長的行為來判斷自己的思想,所以家長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讓他自己思考,自己做主,不要把孩子當做什么都不懂的小孩。
3. 給孩子更多的陪伴
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不妨放下手機,一起去讀一讀繪本,或者是陪孩子一起去做手工,或者是一起去戶外運動,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適當的聊一些家庭中的話題,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所以說,家長應該先放下手機,陪孩子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避免孩子玩手機成癮。
三、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
1. 注重陪伴孩子
如果家長想要孩子放下手機的話,那么家長就要注意在孩子放學回來的時候多陪孩子聊一聊天,或者說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
如果孩子喜歡跳舞,家長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表演一下舞蹈,讓孩子感受舞蹈帶來的快樂,鼓勵孩子每天堅持練習。
這樣一來孩子也能夠在家長的陪伴之下更加的熱愛舞蹈,在舞蹈中可以聽到美妙的音樂,也能夠感受到來自家長的鼓勵。
2. 多讓孩子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有些孩子會說:無聊啊!那就讓他們去做一些好玩的事情吧!
這些簡單的事情可以當做消遣,也可以是當做消遣,但家長不要把這些當做是理所應當。
我們應該多讓孩子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比如說做手工、看繪本或者是學習樂器等等。
3. 多帶孩子出去走走,陪孩子一起看外面的世界
很多家長在孩子生病的時候都會感嘆,現在的孩子都太無聊了,每天都在家里玩手機,太過于無聊了。其實可以帶孩子出去走走逛逛,比如去公園逛逛,讓孩子自己去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或者是多和孩子交流一下,讓孩子自己去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
4. 多陪孩子玩耍,激發(fā)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在生病的時候,大腦會發(fā)生很多的變化,這個時候家長就應該多陪孩子玩耍,或者是去旅行,在日常生活當中慢慢的鍛煉孩子的社交能力,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同齡人關心和照顧的,這樣一來,孩子的社交能力就會慢慢的培養(yǎng)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