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叛逆期的時候還做的“溫文爾雅”,現在只要他不搗亂,真的是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媽媽希望弟弟能夠不叛逆,就這樣順其自然,按照父母的意見來,也不知道應該怎么做才是正確的。
有一位朋友,是一位媽媽的大兒子,兒子是我們村唯一的考上重點大學的大學生,在學習方面,倒是更上進一些,在他的學習成績上面,兒子也一直也比較優秀。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在同樣的環境下,這位寶媽就很擔心,孩子究竟是因為什么,導致他出現了厭學的情況,究竟是因為什么,才會讓他如此的不自信?
后來,通過了解,才知道他是因為考試壓力過大,才厭學的。
原來他的壓力過大,已經對學習產生了厭惡和畏難的情緒,學習對他而言,簡直就是一種折磨,根本無法應付。
這位寶媽說,家里的經濟條件好,在孩子的教育上,自然是舍得投資。
從小孩子的興趣班,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家庭條件很一般,對于很多玩具、書籍有著近乎病態的執著。
不僅如此,他們還覺得買玩具的價格比家里的玩具便宜,所以很自然會覺得家長的錢比自己的玩具貴。
雖然這種現象看似很正常,但其實是很有代表性的。
因為玩具的質量,在孩子小時候非常重要,能夠帶來很多樂趣和成就感,所以,對于孩子而言,給孩子買玩具,并不是一件不光彩耀祖的事。
特別是很多父母在給孩子買玩具的時候,為了省錢,就會選擇一些讓孩子產生依賴感的東西,比如手機、電視等等。
現在的孩子一出生就會玩玩具,而電子產品的出現的普及率很高,已經是手機、電視等帶來的“時代病”,而父母的教育缺失,讓孩子的“玩具”能夠在外界快速地獲取到,這就更加導致了孩子沉迷于手機。
而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不玩手機,基本上是直接給孩子買了手機。
但是,很多孩子卻對手機很好奇,看到手機里面的各種各樣的人物,他就要去模仿,這種模仿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父母卻對孩子管控的太嚴格,反而會使得孩子產生一種逆反心理。
02、為什么孩子容易沉迷手機
作為父母的我們也經??吹竭@樣的場景,父母越是不讓孩子玩手機,孩子越是會想方設法的去玩,就像上面這位媽媽的做法一樣,為了能讓孩子不打擾自己,就給孩子手機玩。但是這樣的做法,真的好嗎?
其實這樣的做法反而會打斷孩子玩手機的行為,因為孩子會覺得這種方式能夠讓他們獲得短暫的快樂,覺得自己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得到想要的東西,而且還不會傷害到父母。
如果這種方式經常使用的話,孩子會慢慢的對這種方式變得更加的依賴,所以父母們應該嘗試去改變,讓孩子從心底里覺得這種方式能夠讓自己更好的去玩手機。
3、父母應該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當孩子對玩手機的時間有了第一次的時候,父母也就應該嚴格的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讓孩子可以玩游戲的時候,但是一定要限制孩子玩的時間,父母可以在孩子學習完之后再讓孩子玩一會兒。這樣的話就可以給孩子一個可以玩手機的理由,如果孩子不聽話,那么就可以給孩子玩手機。
父母在給孩子玩手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玩什么樣的內容,父母在玩的時候一定要多陪伴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愛的,如果父母都不玩手機,那么孩子是不會覺得玩手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其實在我家孩子小的時候,我也給他定了一套玩手機的時間,但是沒想到卻給孩子玩手機了。當時我只是想讓孩子看一下電視,可是孩子卻不這樣,他就把電視的聲音放的很大,讓我非常的生氣。我一怒之下,就把家里的電視的聲音都給掀開了,讓孩子自己一個人玩手機。
剛開始孩子還挺高興的,可是后來有一次我發現他玩的很專心,而且還在玩的時候,還在看一些小說,我就把電視的聲音放的很大,這讓我有點擔心,就去喊他的媽媽,讓他把電視關掉。喊了一遍以后,我就走過去把電視關掉了。
這時候,我發現孩子的眼睛還是盯著屏幕,然后我就把孩子的眨眼看一下,這時候,孩子的媽媽就過來了,說:“看電視的聲音太大,你的眼睛都要休息了,更何況我讓你看這個電視節目,你還要看手機!”說完之后,孩子繼續看,看到我離開的時候,他就停下了,我說:“媽媽可以了,你看你的眼睛都要休息了。”孩子聽話的把電視關掉,就跟我說:“媽媽,你真好?!蔽铱匆娢译x開,孩子立馬放下手機去陪我。
孩子真的是用心良苦,他不是每天待在電腦前,就是玩游戲,甚至連吃飯都不愿意坐在一起,連上廁所都得等著媽媽叫他才會去。孩子眼睛越來越大,皮膚越來越差,眼睛看著越來越近,越來越像小時候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