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厭學心理輔導實際上是孩子在學校或者幼兒園時期,最主要的事情就是逃避上學。有了這樣的心理體驗,他們會把上學當成一種沉重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產生逃避上學的心理。
據統計,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中小學生,都或多或少地有過厭學的心理,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厭學癥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主要表現為學生對學習認識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極對待學習,行為上主動遠離學習。患有厭學癥的學生往往學習目的不明確,對學習失去興趣;不認真聽課,不完成作業,怕考試;甚至恨書、恨老師、恨學校,曠課逃學;嚴重者一提到上學就惡心、頭昏、脾氣暴躁、焦慮、甚至歇斯底里。厭學就是孩子對學校的逃避。
二、在厭學的心理咨詢案例中,厭學問題往往是因為孩子的心理障礙,家長要及時發現并進行治療。一般來說,孩子的厭學問題會經過梳理、干預,所以要先調整孩子的心理障礙,再考慮心理咨詢、治療方案。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三、孩子已經厭學,家長該怎么辦?
第一、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的改變;
在孩子厭學之前,先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降低自己的焦慮,對孩子的要求,給孩子更多的支持,不去指責,不去抱怨。為孩子創造一個放松、溫馨、快樂的家庭環境。
第二、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
厭學、逃學是孩子學習能力的缺陷,更多的逃學是孩子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對學習的認識不恰當,以及不正確的學習方法,這些方面的原因往往是學習能力的不足,需要家長加強輔導,多多督促孩子,一旦孩子成績提高,家長的督促就會非常的重要,可以對孩子的學習能力進行一定的鍛煉,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
第三、給孩子寬松的學習環境。
孩子之所以不愿意學習,家長不能夠給孩子一個寬松的環境,不能給孩子報很多的輔導班,家長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給孩子做規劃,總是給孩子很大的壓力,家長認為孩子成績提高就是成功,孩子的成績自然而然也會下降,所以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孩子把精力放在提升學習上,雖然效果不如其他同學,但是可以幫助孩子盡快地從“不想學習”轉變為“學習上主動學習”。
第四、積極引導,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
很多家長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對孩子的學習情況不聞不問,任其發展,導致孩子在學習上喪失了積極性,遇到困難的時候,不積極找家長和老師,這樣一來就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有的學生不喜歡家長的監督,而是看老師的態度,覺得老師不公平,從而厭惡學習。家長要經常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和老師保持聯系,讓老師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
第五、積極引導,讓孩子重回課堂。
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與課堂學習效率,有很大的關系。前面我們已經知道,孩子上課不專心聽講的危害,也就是說,聽課的效率低,成績就會差。而且,上課的時候,不管老師講得有多么有趣,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會不集中。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在課堂上還經常走神,很容易讓孩子學習成績差。
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及時和老師溝通,
和老師一起幫助孩子提升課堂效率。
以上就是文章的全部內容,你對于孩子上課走神現象有哪些解決方法?你還有哪些困惑呢?歡迎留言,我們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