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受訪者:周朝陽 周朝陽 北京報道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近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備受關注。來自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陳祉妍介紹,在我國,15-19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
《2019-2020國民心理健康報告》顯示,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輕度抑郁為17.2%,重度抑郁為7.4%。
按照這個比例,每5個孩子中就有1個有抑郁傾向。
重度抑郁為7.4%
● 這些孩子大多處于青春期,性格比較叛逆,也有些自卑敏感。具體表現為:
1. 自我評價處于“最底層”,常常貶低自己,如“我不行”、“我很笨”、“我做什么都不會”、“不配得”等。
2. 對自己要求極其嚴格,非常嚴格,甚至苛刻,遇到事情的時候,除了批評就打罵,從不責罵他,他也不懂的如何正確的發泄。
3. 孩子的朋友圈、照片、視頻等,記錄孩子的成長記錄。
4. 排除孩子的孤獨癥
專家會提醒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過多地談論孩子,尤其是語言暴力和網絡上的不雅昵稱。要注意以下情況:
1. 如果孩子離開家獨立生活,或者孩子比較小的時候,父母就不要不離不棄,讓孩子在家里有一定的安全感。
2. 即使孩子出現了一些語言攻擊行為,父母也不要輕易忽略孩子的“信號”,如孩子非常激動地說“不!”、“不吃!”、“給我!”等。
3. 父母對孩子的行為要及時調整,使用正常的方法引導孩子,從根源上緩解孩子的行為。
4.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了異常行為,父母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幫助孩子及時地進行糾正。
如何解決?
1. 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首先安撫孩子的情緒
,了解孩子的真實需求。
2. 引導孩子積極正確地表達情緒,釋放情緒
,轉移注意力,情緒不是問題,我們就能解決。
3. 培養孩子健康的愛好
,幫助孩子找到和培養興趣愛好。
二、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的前提是,家長要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以及孩子的反饋,了解他們的想法,并加以正確地引導。
建議父母通過與孩子溝通、取得孩子的理解,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和支持,在成長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發展。
對于那些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父母,想辦法讓他們暫時放下焦慮,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讓他們把情緒宣泄出來。
抑郁癥并不是什么不可救藥,家長如果不能及時引導,一定不要讓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