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叛逆期是什么時候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從出生開始,孩子就對各種各樣的事物都充滿好奇和求知欲,會在日常生活中模仿大人的舉動,表現出來自己的成人身份,這個階段的孩子會非常固執,堅持己見,甚至會故意做一些不恰當的舉動,希望家長能夠給他們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叛逆期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作為家長應該正確的看待孩子的叛逆期,用正確的方式來引導和教育孩子,那么孩子度過叛逆期的時候,會更加的優秀。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一個叛逆期:可怕的兩歲左右
孩子在兩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變得強烈,所以就會從之前的“小乖乖”變成一個令人感到無奈的“小惡魔”。凡事總喜歡以“不”字打頭,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你說的指令前面加個“不”字來回應。
比如:“睡覺!”“不覺!”“吃飯!”“不飯!”“叫阿姨!”“不阿姨!”等等。
有的媽媽說她的孩子在一歲多的時候就開始這樣叛逆了,那可能是因為媽媽在跟孩子交流時,總喜歡命令式的不要怎樣,不許怎樣,孩子就過早地學會了說“不”。
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你是怎么樣的,在他那里就會得到反射。所以改變孩子的關鍵,還是先改變自己!
而且孩子雖然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但是在與人交往中,很多想法他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比如當別人搶他玩具時,情急之下他會做出拳打腳踢的動作。一個是因為手腳敏感期,一個是因為他自己不知道該怎樣正確表達意見,慌亂中做出的隨心所欲的反應。
那么父母該如何管教這一時的孩子呢?
(1)切記不要太民主
很多家長似乎很民主,凡事都與孩子用商量的口氣,我們去吃飯好不好?我們一起刷牙好不好?孩子這種情況下大都會回答“不好!”接著你又會開始發脾氣或者講道理,那寶寶會更聽不進去。
(2)讓孩子做選擇題
在要求孩子前,用你自己所能接受的選擇方式,給出他兩個選擇!比如你想吃米飯還是面條?咱們現在出去,還是五分鐘后出去?
當然,有的小孩會給出額外的答案,那你就明確地告訴他,這不是選擇范圍內的,然后很嚴肅地再重復一遍自己的命題。其實,很多時候小孩子也不想給家長太多的沖撞,一般此時他會根據你的范圍來選擇的。
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給孩子很好的引導,另一方面讓孩子覺得你非常尊重他,有一種當家作主的感覺!
(3)不要總是用命令的口氣交流
比如:不許把玩具到處亂扔!其實你直接說:“寶寶應該把玩具放好!”這句他更樂意接受。
家長粗暴,孩子就會跟著學習你的粗暴,接著就是說,如果你總是粗暴地對待孩子,指出他的錯誤,他就會變得越來越粗暴,粗暴的結果就是,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家長越來越不省心。
其實想一想,孩子為什么會變成這樣,也許是因為你總是粗暴地對待他。
同樣的,想讓孩子改掉自己的壞習慣,也許你只需要稍微調整一下自己的做法,就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
很多家長之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容易情緒失控,是因為他們自己沒有意識到,很多時候自己的語氣和說話的方式就是命令的語氣,這樣子完全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孩子自然也不會聽進去。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用尊重的語氣和孩子進行溝通,可以引導孩子說:“我知道你現在對我說話很不耐煩,因為我不讓你做你想做的事情,所以我希望你以后不要這樣說話,所以我希望你能夠先去完成作業,等完成了再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
02、給孩子說話的機會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最喜歡控制,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總是喜歡控制,甚至大聲吼大,但是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沒有任何好處的。我們應該給孩子說話的機會,但是有的時候也不應該用很大的聲音去吼罵孩子。要和孩子溝通,通過語言的方式和孩子達成一致性的意見。
我們應該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即使孩子犯錯了,我們也要給孩子做一個解釋的機會,并且要讓孩子知道我們知道他為什么犯錯誤了。這個時候,孩子的心情是很難受的,我們也要告訴他這是很正常的。
03、孩子的情緒是需要宣泄的
我們應該去理解孩子的情緒,并且接納孩子的情緒,告訴他我們知道他為什么生氣,只有這樣他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要理解孩子說出來的話,表達出我們的看法。如果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正確地引導孩子,那么他就可能會把所有的情緒問題都隱藏起來,不愿意表達出來。
我們要看到孩子,接納孩子的情緒,并且鼓勵他表達出來。在我們的引導下,孩子才可能變得越來越優秀。
03、接納孩子的情緒
我有一個朋友是做兒童教育的,在他孩子4歲的時候,他就帶著孩子一起學習二胡,為了讓孩子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他給孩子報了一個又一個興趣班,每天晚上都不間斷,孩子都不愿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