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叛逆期多長時間,有哪些表現?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好管了,真是越來越難管了!”
“我兒子現在特別不聽話,特別不聽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總是和我們對著干!”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些都是孩子叛逆期的表現,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的話,不難發現,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都會經歷一段叛逆的時期。
根據科學家的調查發現,孩子有兩個叛逆期,在不同的叛逆期內,會出現不同的表現:
第一個叛逆期:
一般在孩子兩歲的時候,有一次,他要吃餅干,我說不可以,他就要坐在地上地上,我說不可以,他就躺在地上,我說不可以,他就躺在地上哭,這種情況下,我特別想馬上去把他抱起來,但是,他就是不愿意,然后我就和他講道理,講道理,他就會一直哭鬧,直到我講完,他自己就乖乖坐在地上了。
第二個叛逆期:
孩子在7-9歲左右的時候,會迎來第二次叛逆期,通常這個時期的孩子特別難管,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是個小大人了,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獨立的想法,而且他們覺得自己已經具備了獨立的能力,不想在父母面前當傀儡,總想著依靠父母,不希望凡事都依賴父母,當父母的管教讓他們喘不過氣來的時候,孩子就會產生一種“長大了”的錯覺。
第三個叛逆期:
青春期
孩子在12歲左右進入青春期,這個時候他們會變得越來越叛逆,不聽父母的話,什么事情都想自己來。父母不讓他們做的事情,他們偏要去做。這個時候父母如果正確引導孩子,那么他們的叛逆行為也會減少很多。
父母應該如何做:
1. 多和孩子溝通交流,避免專制的姿態對待孩子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處模式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應該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和孩子建立有效的溝通。
2. 接納孩子的不足
這個階段孩子的認識能力還很差,很多想法都不成熟,面對這些事情,他們往往會選擇逃避。如果家長采用強硬的語氣對孩子說“不行”,孩子的情緒不僅不會得到緩解,反而會更加的情緒激動。如果家長采用理解的方式來和孩子溝通,比如“我知道你很想要這個玩具,但是這個玩具很貴,我們已經定下來了,如果你能夠努力完成就更棒。”
3. 尊重孩子
這個階段的孩子渴望被尊重,被理解,被認可。我們要改變對待孩子的方式,從否定的情緒中脫離出來,我們要以平和的語氣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首先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我們之所以不想讓他按照我們的方式來生活,是因為我們需要先學習掌握新的處理情緒的方法,我們需要一個技能,一種技巧,一種方法,一種去做他的挑戰的方式。
而我們應該在挑戰的過程中,不斷的去學習,不斷的去進步,我們要不斷的去覺察,要去找到自己的問題,這是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家長自己的一種調整,通過這個過程,也是調整自己的方法,自己要去做自己情緒的主人,覺察到這個過程也是一種調整的過程。
其次是要接納孩子在成長中的成長。
我們作為家長應該接納自己在成長中的成長,對于孩子的一些成長,要有個正確的認識,就不要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孩子,這樣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非常大的壓力,孩子會跟家長之間產生距離,這也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再次是在人生觀上。
我們作為家長要接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各種不同,孩子慢慢的接受自己也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也有自己的表達欲望,我們家長要接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一些成長,這樣能很好的支持到孩子的成長,這樣就能給孩子的人生格局提供一些支撐。
所以,我們要有正確的心態,要根據孩子的發展的實際情況來合理的引導,不要給孩子的成長規劃不好的結果,讓孩子離經叛道,走上錯誤的道路,那么我們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呢?
1. 家長要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一個孩子的行為和性格養成有時候就如同蓋房子的這個地基一樣,要經過很多次的蓋房子才能蓋好。家長的行為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如果家長做到了尊重孩子,那么孩子也會尊重父母,就能夠讓孩子得到尊重,如果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缺乏耐心,總是急于求成,不能夠及時的改正孩子的錯誤,那么對于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也會讓孩子變得非常叛逆,讓孩子變得非常不聽父母的話,讓孩子更加變的叛逆。所以家長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和自己相處的更加的融洽,同時也能夠讓孩子懂得父母的這種行為習慣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
2、家長的教育方式
家長如果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那么就很容易讓孩子變成了一個叛逆的人,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教育方式,因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只注重孩子的年齡問題,要懂得適可而止,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講究方式方法,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