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發展心理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就是自我同一性,即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發展階段。他們把自己視作一個獨立的社會人,對自己的過去、現在、將來的認識以及對自己角色的認同。
在青春期階段的自我同一性發展,主要來自于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氛圍。父母的言行舉止和生活習慣對孩子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如果孩子叛逆,父母一定要用正確的方式方法,千萬不能硬碰硬,否則會適得其反。
作為父母,我們要知道,孩子的叛逆有其自身的原因,并不是孩子不想聽話,也不是孩子做了什么讓父母不滿意的事情,而是他們的自我意識在逐步增強,有了自己獨立思考能力,他們想要得到的自由,可能就是自己的世界觀的雛形了。
就像我家孩子一樣,他的叛逆,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父母的影響。
在電視劇《少年派》中,林妙妙妙在家里很有自己的自主權,除了學習之外,她并沒有任何事情都要插手。當然,她的爸媽也不可能像我這樣放任她,如果父母盡早讓她獨立自主去嘗試,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因為他們明白,放手的這一分鐘,孩子會在最后一個月中嘗試著獨立完成。
4、父母應當以身作則
想讓孩子減少電子產品,那么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
很多孩子會沉迷電子產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少父母的陪伴。父母的陪伴,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感,一旦他們感覺到安全感,就會更愿意花時間在電子產品上。
可以多陪孩子一起做戶外活動,一起爬山、踢球、游泳,在運動中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愛好,消耗掉孩子過剩的精力。
疫情期間,父母要多和孩子溝通,做孩子的朋友。
平時多和孩子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內心,找到他們叛逆的原因,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總之,父母要多關注孩子,孩子就不會感到無聊。
如果孩子沉迷手機,可能是缺少父母的陪伴。
高質量的陪伴是父母能給予孩子的最好教育,孩子的安全感和自我價值感很低,往往在虛擬世界中尋找自我實現的滿足感。
3、
鼓勵孩子多交朋友,擴大孩子的社交范圍
多帶孩子外出旅游,參加集體活動,擴大孩子的交友圈,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讓孩子認識更多的朋友。
不要讓孩子在假期里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要鼓勵孩子多結交朋友,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多與同學、老師溝通交流,每天堅持定時鍛煉,不僅能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也能使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得到提升。
學會分享自己的事情
在假期里,孩子很重要的一個行為就是分享,孩子會把自己的好東西分享給身邊的人,幫助別人。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適當地鼓勵孩子,讓孩子擁有更多的“朋友”,分享的過程中孩子會增長更多的知識,培養更多的好習慣。
在假期里,家長可以多與孩子分享自己的事情,家長要以身作則,從細節入手,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通過引導孩子的興趣,讓孩子變得更加勇敢,更加自信,也可以讓孩子擁有更多的人生選擇權。
結語
在暑期里,家長要鼓勵孩子去幫助同學們一起制定學習計劃,讓孩子看到自己在學習中獲得的價值感和成就感,去努力學習,相信每個孩子都會努力向上的。
今日話題:您的孩子是否對暑期學習生活充滿了信心?歡迎您來分享自己的經驗和看法。
我是@七悅媽,關注我和我一起輕松聊育兒!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