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理健康日
2007年第12屆世界精神衛生日上午,四川省教科院、四川省醫學會精神衛生分會聯合四川省人民醫院、四川省精神衛生中心共同策劃打造的“世界精神衛生日”主題活動在四川省精神衛生權威機構正式掛牌成立。當天,四川省人民醫院、四川省精神衛生中心共同舉辦了“世界精神衛生日”,邀請心理專家團隊、四川省精神醫學中心、四川省心理學會精神醫學分會、四川省臨床醫學會防治中心的專家一起開設“拯救青春期叛逆、厭學、抑郁的孩子”直播,為廣大青少年和家長答疑解惑。
直播1:孩子為什么會有厭學情緒?
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下“厭學”的形成機制。
厭學是指學生對學習產生負面情緒后,從而表現出明顯的不愿意去上學、頭昏眼花、脖子疼、萎靡不振等癥狀,但是,嚴重到了學校會導致學生無法堅持學習,即使在學校里,也不能堅持學習,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其實,厭學不僅僅是對學習有負面情緒,也會對同學、老師、父母帶來一些困擾。特別是在青春期的男孩子,他的身體發育迅速發育,覺得自己已經是大人了,渴望獨立,希望自己被尊重,家長在心理上希望孩子能夠跟自己平等相認,但是在行為上卻對孩子放任不管,當孩子的行為沒有得到規范和指導時,就會出現家長越界的現象,認為孩子在偷懶,于是家長開始對孩子進行管教。但是家長沒有注意到,家長的這種管教方式并不是有效的管教,而是在縱容孩子,讓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大多數都是父母教育的問題導致的,而很多家長并不知道孩子的問題其實是出在自己身上,所以才會有那么多的家長抱怨孩子不聽話,叛逆,不配合,其實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各種問題,都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
一,為什么有些家長面對孩子總是不聽話,不愿意和孩子一起玩耍,他們的管教方式出現了問題?
1.當孩子不愿意跟家長交流時
家長可能沒有耐心,總是一聽到孩子不愿意跟家長交流的聲音就開始對孩子進行指責,在家長看來這是父母對孩子不愿意交流的一種表現,但是在孩子看來卻是父母對自己的不理解,
所以不愿意和家長進行交流。
2.家長認為孩子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經歷
有的家長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經歷,就是認為分享自己的經歷是對自己很不公平,在面對孩子的時候總是喜歡用自己的經歷去打斷孩子,比如家長帶著孩子去上興趣班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親子活動時,當孩子提出讓家長帶著自己一起去的時候家長認為孩子不懂事,在家里沒有得到自己的幫忙,總是不愿意帶著自己去去多的去參加一些親子活動,
如果孩子提出讓家長帶著自己去的時候,家長帶著自己去的時候,自己也不愿意去,
因為有很多的家長都是不愿意的,就會覺得自己的孩子一定會是不愿意的,有的時候家長還會認為自家孩子不愿意去參加這樣的活動,總是喜歡跑出去玩個不停的,所以就帶著孩子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親子活動,家長也不管孩子是去學習還是去參加什么活動,都讓孩子一個人待在家里,并沒有讓孩子真正的去感受到外界的事物。
2. 認為孩子應該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
這樣的情況也是非常常見的,有些孩子他們會認為家長就應該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而不是自己想要去應付家長,這種想法就是屬于孩子沒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家長們總是喜歡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而這也就使得孩子會認為自己的想法是不正確的,這樣的想法就會扼殺了孩子的獨立性,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思考方式,而不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所以,家長們應該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
四、不要總是去打擊孩子
有些家長可能在孩子出現錯誤的時候,他們總是去打擊孩子,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非常錯誤的,雖然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在出現錯誤的時候,有些時候會讓孩子變得更加的自信,但是如果家長總是去打擊孩子的話,那么對于孩子的一些想法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學會用更加合理的方法,讓孩子慢慢的去改正錯誤。
當然在和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也應該注意方式方法,不然的話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傷害,因為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那么對于孩子來說就沒有一個好的教育方法,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學會,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
家長們要學會適當的去鼓勵孩子
四種不同的教育方式,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有的時候孩子所表現出來的一些行為,可能會讓家長們感到不滿意,但是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們給予鼓勵的話,那么孩子就會展現出自己優秀的一面,當然這個時候,家長們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家長們要學會正確的鼓勵和夸贊孩子
1.語言鼓勵
很多孩子之所以會不聽話,就是因為在他們的身上有著很強的語言能力,家長們在對于孩子的教育上,他們總是選擇了錯誤的教育方式,而這也就使得孩子在進行語言教育的時候,出現了一些錯誤,而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給孩子語言上的鼓勵。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