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課件
以下是心理健康課件的介紹:
講師:
云佳老師
首先,我來介紹一下,在我接觸的案例中,心理健康課程主要分為了三個部分:基礎篇、輔導篇、小組拓展篇、青春期三大階段。首先,來說說基礎篇。
主要是指在中小學階段,很多老師都以班級授課為主,連幼兒園都會叫一些班會課,而且由于我們從小受盡良好的教育,在我們上學階段的課程里有很大程度的能夠通過這門課去獲得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在小朋友的心理疏導方面也是特別有優勢的。
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心理健康狀況的變化,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著很大的隱患。
而這些隱患的出現,主要來自于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所以在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科普知識教育的時候,會有很多的局限性。比如,有些孩子是因為學習壓力大,才會出現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也有一些孩子是因為同學關系不好,才會出現心理問題;還有一部分孩子因為家長教育過于嚴厲,導致孩子出現壓抑、逆反等等。
而我們都知道,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負面情緒長期得不到宣泄而產生的心理問題,這對于青少年來說危害極大,可謂是得不償失。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如果在親子關系中不小心泄露了孩子的小秘密,或許孩子不會主動向父母說起。父母也無法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更不可能得到孩子的信任。
但是,如果孩子的內心真的出現了問題,他們卻不愿意向父母傾訴,這是為什么呢?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承擔著不同的角色
一、從生理上來看
,孩子在生理上已經成熟,但是心理上還是孩子,孩子在心理上處于發展的半成熟狀態,孩子和父母有了很大的代溝。
父母要及時地轉變自己的角色,改變自己的思想觀念,做到和孩子平等的交流。孩子放學回家后,父母可以問他們今天在學校發生的趣事,聊聊天,放松心情,分享孩子的快樂。孩子得到的就是父母的理解和信任,那么在學校發生的一切,孩子心里都是舒服的。
孩子就會認為,在父母眼中,他們的存在就是最正確的事,其他人看到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我不喜歡我喜歡我,我不值得被信任。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最需要的就是平等的談話,如果父母總是高高在上地教育孩子,那么勢必會導致孩子的叛逆心更加嚴重,孩子可能還會有離家出走等行為。
所以,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其實就是對孩子的尊重,就是對孩子最好的尊重。
父母要在成長的不同階段,對孩子做出不同的引導,才能夠對孩子的言行進行正確的理解和控制,做到真正的尊重孩子。
2、不會處理青春期孩子的內心世界,造成不良影響。
青春期孩子的內心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也是很大的,但是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比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
比如說,同學、朋友之間的影響,有些孩子在青春期時受到一些負面影響,感到孤獨寂寞,心情郁悶,這都是孩子“不良情緒”的表現。
父母要做到真正的尊重孩子,多去傾聽孩子的想法,比如說:“我想聽聽你說”,給予孩子自由表達的機會。
3、 給予孩子尊重,減少掌控感。
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也要改變教育模式,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和孩子平等相處,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可以和孩子坐下來聊一聊。
4、 鼓勵孩子參與家庭決策。
在參與家務的過程中,孩子不僅可以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還可以讓孩子更加有參與感。比如說:孩子準備一個瓶子,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把瓶子倒出來,讓孩子給你倒出來,然后把瓶子給孩子,這個過程也可以加深孩子的參與感和責任感。
5、 多帶孩子參加戶外運動。
適當的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使人心情愉悅,心情愉悅,還可以幫助人變得更積極樂觀。
6、 多抱抱孩子。
孩子只有在家人的懷抱中才能更好的成長,家人也要多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如果因為工作忙,從而疏于陪伴孩子,不僅會影響孩子成長,而且還有可能讓孩子形成孤僻性格。所以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去照顧好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關愛,同時也要好好的陪陪孩子,這樣才可以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2、 多和孩子溝通交流。
除了陪伴,父母還可以和孩子多一些溝通交流,可以經常的和孩子一起玩一些益智類的游戲,比如積木,迷宮,積木等等。這樣既可以讓孩子接觸更多的事物,還能夠讓孩子更加的聰明,所以父母要多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讓孩子放松自己的心情。
3、學會轉移注意力
孩子沉迷游戲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父母在管控孩子玩游戲的時間,總是嚴格的去管控孩子玩游戲的時間,慢慢的孩子在父母的管教中已經不愿意和父母進行溝通了,父母也就難以控制孩子玩游戲的時間了。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