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活動方案(2022年5月26日)
(二)組織開展全市、省內、市內等中小學校全覆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三)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培訓開發機制。
(四)建立科學規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
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預防中小學生欺凌和校園欺凌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學校要對學生欺凌、校園暴力、性侵害、網絡成癮等問題的預防和處理職責,并對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提出法律建議,并在學校開設預防性普法班,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
“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落到實處,不能流于形式。”陳祉妍認為,對于學校的日常管理,要建立相應的制度,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同時,學校要配備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師,對抑郁癥篩查異常的學生及早干預,對學校發現異常的學生給予心理輔導,對被欺凌、被孤立、被排擠的學生給予相應的心理輔導,對于已經出現問題的學生及時進行心理干預。
“校園欺凌”被長期“藏”起來的現象,也存在于校園里。該如何解決,成為了一些任課教師、心理治療師、心理咨詢師、團長等關注的熱點問題。在校園欺凌問題上,《讓愛回家》海南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劉雪冰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有一天晚上她突然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電話中的爸爸說:“孩子現在已經被老師“通緝”了,他們要來找我進行心理輔導。”
后來,劉雪冰才知道,孩子被孤立的原因,也許不是因為學習壓力,而是因為某個事件。
“那是我和同學鬧矛盾后,她爸爸跟我說的。她不肯跟那個男生玩,還跟那個男生打鬧。所以,她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差。后來,她爸爸就給我找了她好幾次電話,才知道,那個男生在家里經常打她。”
聽了爸爸的話,這位同學當時就哭得昏天黑地。
她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個全世界最不想面對的人,所以根本無法上學。
她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老師經常打電話來投訴,同學們也都不愿意和她做同桌。
就這樣,她失去了上高中的機會,她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去打工,她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
我當時問她,你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去打工嗎?她說,打工吧,我要學習本領,拿到大學畢業證。
原來,她的生活很充實,她總是把一些知識學到深夜,也會請教別人,老師經常夸她有悟性。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她的成績也在上升,她開始覺得自己是一個努力的人,可以做一些事情,像畫畫、寫作、彈琴、打球等等,其他的都可以再去嘗試一下。
后來,她考上了一所普通高中,還參加了高考,出國留學,她以為自己的能力已經超越了父母,沒想到,出國之后,生活還是沒什么變化。
大一的時候,她給自己報了一個英語競賽,競賽的方式很多,她在網上找了一個英語比賽的海報,每天晚上都會練習,但是她自己還沒什么信心,每天練習的時間很少,一直沒什么進步。
她很焦慮,也很擔心,但是就感覺她的狀態還不錯,狀態還算可以。
于是,她寫完了作業,就是看這個比賽,上面寫的是奧數題,她說老師,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獎。
老師聽完她說的話,覺得有些意外,因為她還沒寫完,正好中午,她在辦公室里聽寫作業,一不小心,英語老師就說她答錯了。
這下,事情就很快發生了,老師就把她叫到辦公室,告訴她這次的成績還不錯,媽媽看到她不寫作業,她很生氣,也很生氣,就讓她別寫作業了。
老師說,你這孩子根本就不在家里寫作業,就算是家里沒人管著她,她也會做到十點半就上床睡覺。可是,怎么也沒辦法,每次她想偷著玩一會兒,媽媽就過來把她從床上拉過來,說:“還不趕緊寫作業,到時候就讓你寫不完作業,都是你自己的事兒。”
這位同學說,媽媽以前總是給我說,孩子,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兒,我只是在一旁監督她,要求他認真。所以,孩子也學著這樣,所以我覺得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要做出合理的安排。
可是,前天晚上,她又說,明天不寫作業,后天就不寫作業,我也不管,結果我批評她,讓她自己反省。當我把手機關了,她就又哭又鬧又不寫。我就和她講道理,說明天如果不寫作業的話,明天就沒有時間玩了。可是,到了明天,她就又說,我明天不寫作業了,反正我可以玩了。我就和她說,媽媽相信你,一定能夠寫完作業的,今天你可以玩。結果她就不干了,說我為什么不寫作業,反正我寫完了,還要玩。我就在一旁看著,結果她就開始撒謊,說我不想寫作業。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