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問題
“現在疫情來得太快了,學生有了很大的時間和空間,心理問題的生病率也有了提高。”何麗說,很多高校已經開始設置心理健康課程了,很多課程為講師團服務,但是課程內容大多脫離授課范圍,教師缺乏專業知識,無法有效識別學生心理問題。同時,許多高校在疫情期間開展了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學校的綜合課程體系,利用延期開學的時間開展課程。
何麗稱,根據調查發現,目前高校疫情防控工作中,近九成的心理問題學生都因心理健康問題出現了問題。不少學生、家長反映,孩子居家期間經常受到批評和指責,加上家長期望過高,學習上有壓力,常處于負面情緒反應狀態。“其實很多心理健康問題并不在于孩子自身,而是家長、學校和社會等因素共同造成的。”
他呼吁,要關愛青少年,多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為他們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據了解,廣州市中醫院心理睡眠專科醫院針對青少年兒童心理睡眠障礙進行診療。
由于各種原因,有些醫院傾向于認為需要心理治療,有些醫院傾向于認為需要藥物治療。
其中,廣州某知名心理學專家認為,兒童青少年睡眠障礙,是其成因。“一是睡前玩手機、電腦或游戲機過多,造成睡不著、沒睡的原因。二是沉迷于游戲或視頻游戲,會影響到正常的睡眠,減少運動和鍛煉。三是過度使用網絡游戲等,主要是在假期里,在假期里,家長對孩子管束過多,或是過度使用電子產品,都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
“家長以身作則,控制玩手機的時間,不僅對孩子自身有益,對整個家庭也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朱女士說。
“家長應該把注意力從工作上轉移到對孩子的陪伴上,多和孩子進行親子互動,引導孩子培養興趣愛好,同時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朱女士說,孩子之所以沉迷玩手機,很大原因是由于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導致孩子感到孤獨,只有在手機游戲中才能找到樂趣,最后導致孩子沉迷于手機無法自拔。因此,家長要以身作則,多陪伴孩子,給孩子更多的關注,減少手機對孩子的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