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睡眠質量的運動(有助于提高睡眠質量的藥物)
“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充足睡眠”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標準,其中,睡眠是肌體恢復精力、緩解疲勞、改善記憶的主動過程。長期以來,受現代生活方式和學習壓力等因素的影響,青少年學生睡眠質量不容樂觀,睡眠不足、睡眠質量差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為保證中小學生享有充足睡眠時間、促進身心健康發展,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專門對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做出了剛性規定和系統安排,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對于引導學校、家長和學生做好睡眠管理,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養成良好生活方式,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體育運動對提高睡眠質量作用明顯
體育運動與改善青少年睡眠質量關系密切?!锻ㄖ窂钠邆€方面圍繞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提出了專門舉措,其中有三方面涉及學生睡眠與體育運動的關系。一是在加強科學睡眠宣傳教育方面,提出“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團隊活動、科普講座以及家長學校、家長會等多種途徑,大力普及科學睡眠知識”,將體育與健康課程和體育課堂,作為科學睡眠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二是在指導提高學生睡眠質量方面,提出“指導學生統籌用好回家后時間,堅持勞逸結合、適度鍛煉”,重點闡述適度體育鍛煉與睡眠質量有密切的關聯性;三是在加強學生睡眠監測督查方面,提出“重視做好中小學生睡眠管理與指導工作,將學生睡眠狀況納入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和教育質量評價監測體系”,其目的在于鼓勵通過科學運動提升體質健康水平,改善青少年睡眠質量。
運動是治未病的“良藥”,也是每個人自帶的安全性最高、獲取性最強、永遠有效的基礎性“疫苗”??茖W運動對改善主觀睡眠質量、縮短入睡時間和提高睡眠效率作用明顯。一方面,適宜運動提高了人體大腦的血流量,抑制了夜間的興奮而調節和改善睡眠質量,同時,一定的運動會使肌體疲勞,也抑制大腦分泌興奮物,促進人在疲勞下睡眠,進而形成睡眠的良性循環。另一方面,不同項目、不同強度的運動對改善學生睡眠質量效果不同。有研究表明,大運動量的體育鍛煉改善學生睡眠質量總體效果顯著,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能夠改善學生的睡眠時間與入睡時間,小運動量的體育鍛煉能夠改善學生的睡眠時間與睡眠質量。此外,長期有規律的體育鍛煉對學生的情緒也是一種有益調節,有助于緩解壓力,在保證身體系統正常運行的基礎之上,降低焦慮和憂郁水平,降低睡眠障礙,有利于改善青少年學生的睡眠質量問題。
如何加強科學運動和睡眠管理
科學運動是預防和治療疾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種有效的低成本干預策略,投入不大,但獲益成倍增加。因此,在落實《通知》相關要求時,應將運動作為提升青少年睡眠質量的重要方式,以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一要加強科學運動的宣傳教育。中小學校要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大課間、課外體育鍛煉、體育競賽、班團隊活動等多種形式加強教育引導,讓中小學生科學認識運動改善睡眠質量健康的意義,了解運動在增強體質、促進健康、預防肥胖與近視、錘煉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強體質管理與睡眠管理的意識和能力。要加強宣傳力度,積極引導學生多參加體育鍛煉,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睡眠質量。
二要形成體醫結合的睡眠管理與健康服務模式。打造體育運動助力青少年睡眠質量提升的智慧化平臺,建立運動干預睡眠數據庫,借助科學化、智能化手段,將體育數據與醫療數據相融合,在平時青少年有關睡眠問題醫學體檢中加入體質健康測試指標,建立并完善針對不同年級、不同環境、不同身體狀況學生的運動處方庫,更好地讓學校和家長及時對廣大青少年學生體質狀況有所了解。
三要處理好運動時間和強度關系。合理的運動時間和適宜的運動強度都是影響睡眠質量的關鍵因素,中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建議中小學校圍繞不同年級學生身心需要,聚焦“教會、勤練、常賽”的體育教學理念,多開展一些有氧運動和中等強度、簡單易行等普及性較高的體育運動,提高廣大青少年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意識和睡眠意識,使其在主觀上重新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有規律的鍛煉時間,以發揮體育鍛煉促進和改善學生睡眠質量效益最大化。
四要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課。中小學校要嚴格落實體育與健康課程剛性規定,著力保障中小學生每天校內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不得以任何理由擠占體育與健康課程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要引導家長重視做好孩子睡眠管理,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推行體育家庭作業制度,引導家長著力保障中小學生每天校外1小時體育活動,力爭使校內外體育活動時間達到兩小時,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生活方式,保持樂觀、陽光的心態,提升學生睡眠效率。
五要加強學生健康素養綜合監測。學校、教師、家庭實施共同監管,將學生睡眠狀況納入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和教育質量評價監測體系,定期對學生進行身體質量測試、睡眠測試,建立個性化的學生體質健康檔案,針對一些有特殊睡眠障礙學生可以專門設計個性化體育運動處方,加強對心理壓力大、情感敏感、失眠抑郁學生的心理疏導,可以布置合理的運動方案增加體育鍛煉的次數及體育鍛煉機會,讓學生盡快消除煩惱和壓力,保證健康睡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作者系南京體育學院校長、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教育報》2021年05月25日第9版
作者:楊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