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家庭教育這門必修課是什么(學好家庭教育這門必修課怎么樣)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長期以來,生養小孩這一技能,在很多人眼中似乎不需要后天的培訓,只要成為父母,一切自然水到渠成。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結果往往并不盡如人意。最近,受疫情影響,很多地區暫停了線下教學,紛紛啟用在線授課的方式。在家上課,孩子和家長相處的時間自然變得多起來,不少矛盾也隨之而來。一些家長表示,“神獸回籠上網課,家長跟著受折磨”“與孩子相處久了,不利于家庭和諧”。
一些家長意識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其提升自我家教技能的渠道更多的是通過自主閱讀、與其他父母交流經驗,只有極少數家長會選擇一些家教培訓機構進行學習。但這些機構的師資往往難保權威,不僅容易造成家長們時間和精力的浪費,更可能讓家長被不全面的知識內容誤導,給家庭教育帶來負面效果。為了更好地實現育人目標,讓孩子健康成長,建立社會層面的家庭教育體系很有必要。
近日,全國婦聯、教育部等11個部門印發《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 (2021—2025 年)》(以下簡稱《規劃》),把構建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確立為今后一個時期家庭教育發展的根本目標,推動“十四五”時期家庭教育高質量發展。《規劃》指出要將家庭教育指導與社區公共服務建立有效銜接,建設社會層面的家長學校,共同促進家庭教育體系的良性發展。
《規劃》的提出,體現了家庭教育應成為家庭必修課的社會共識。而想要講好這門必修課,除了需要相關部門推動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還要在指導方式上加以靈活思考。社會共建家庭教育指導體系,根本目的在于惠及家庭,減輕家長們的負擔。因此,在實際落地中,可通過線上直播、微視頻劇集等內容進行靈活宣傳,滿足家長的碎片化學習需求。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優秀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冬奧會賽場上,面對鏡頭大方舒朗、侃侃而談的谷愛凌,成了很多家長心中“別人家的孩子”,其和諧友愛的家庭氛圍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隨著“雙減”政策持續發力,中小學生苦于沉重的作業負擔和忙于奔波校外培訓班的現象正逐漸淡出視野。期待隨著共建家庭教育指導體系的不斷深入,更多孩子可以在優質的家庭教育中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