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會,當自己的家長,給自己管事兒的說說(家長管好自己的孩子)
也許,做領導、做產品經理、做家長,才是真正鍛煉一個人,讓一個培養出責任心、能力、不怕麻煩的習慣的。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我最近生我一個朋友的氣。
她沒做什么對不起我的事兒,她對我很好,但她把自己的生活搞出了一個麻煩。
她比我大,至少五年前,我就在提醒她關于辦理異地退休的事兒,她云淡風清,全不上心:放心吧,他們會弄的。
——他們是誰呀?異地退休很麻煩,沒有哪個“他們”靠得住。
我周圍不斷有人辦理異地退休,我就把具體辦理的流程發給她。
她“嗯嗯嗯”答我,我看得出來并沒太在意。
作為成年人,我知道我 在越界邊緣游走。
多說亦無益。但還是忍不住催她。
她就跟我說:某某幾年前在什么什么單位的時候,跟她說過,這件事包在他身上。
我心里說:單位都不在了,某某早去了其他地方,說的話還算數嗎?
一說,她說:還是要相信人。
結果,果然,現在某某告訴她:辦不成了。讓她自己把檔案拿走,找地方辦退休。
——這麻煩就大了,異地退休,干部身份認定,中間社保還有斷檔……一萬多件事。
她也很著急,我反而不能說什么,只能積極找辦過的朋友問。
每一位朋友都說:前幾年好辦,現在越來越難辦。
得。
我于是在想:我的女友,為什么對自己這么大的事兒,一點兒不操心?
她是個好人,認真生活的人,把小日子過得停停當當,養很多只貓,經常救助流浪貓。
我很久之前就發現,她非常怕麻煩。生活中越是大事,她越怕麻煩。
而且她怕做主,什么事一旦讓她做主,她就下意識想逃避。
我再往前想:這一生,有沒有什么事,是她做主過的?
也不能說完全沒有。
但是這些決定的后果,多半是由她的父母承擔了。
沒有什么事,是她自己做主,并且從頭跟到尾的,比如說:她并沒有自己裝修過。
她沒有當過領導,跟過項目。
她始終只是個職員。
她沒有當過家長——現在我認為她的家長仍是她的父母。
經常會說到人的責任感、擔當、決策力,但我以為這些都不是空穴來風的,都是在工作與生活中訓練出來的。
在工作中,許多人從來只是被安排活兒的人,沒有完整地跟進一整件事——非常麻煩,比想象中麻煩多了。
在家庭中,許多人也從未做過決定,只是完成日常生活。
這種情況下,怎么能有決策力?
工作是非常鍛煉的,尤其是當領導。
其實當家長也是——在這里,我指的不是生活起居那些。
做飯一點兒也不鍛煉人——做宴席才鍛煉人:來幾個人,要安排多少菜,買多少,客人大概什么時候到,誰陪客人聊天誰下廚,上菜的順序、冷熱葷腥怎么處理、客人突然說有忌口怎么辦?
如果養小孩只是做飯,也不鍛煉人——教育小孩才鍛煉人:上什么培訓機構,學什么,近視了怎么辦,考得不好怎么辦,叛逆期怎么辦?
小孩是一個長程的產品,要花大力氣才能做好。
喂貓也可能很麻煩,但最大的麻煩無非就是累以及它可能咬你,與真正的、人與人之間的事務,那個麻煩程度,相差甚遠。
所以,我的想法是:小妹子們,你們可以不婚不育,但你們最好知道,過家家式的生活,絲毫不鍛煉人。你們可以每天過得精致美好小巧,但心智和能力,始終停在十八歲。
你們覺得自己會租房、會去醫院看病、能獨自去國外旅游……就是成熟嗎?
差遠了。
試試看獨立買房子、獨立裝修、決定家人的醫院事務、帶個小孩去國外生活一段……那些才是大考。
你們必須要“自我訓練”,學會決策、跟進、監督、看到需求、完成需求……這一系列“認知勞動”,都很麻煩,都會讓人本能想逃避。
但逃避的后果就是:很可能當你們五十過了,身邊已經沒人能照顧你們了,你們還不會。
(在這里,不討論性別問題。我知道很多男的也不會,但他們我不關心。)
必須有機會讓你們成為那個“能對自己負責的人”。
要么在工作中,爭當領導——很多人終其一生,從未管過人。
要么在家庭中,爭當家長——其實養老,是一個兒女當家長的機會,也是重要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