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孩子的母親應該怎樣改正(母親溺愛孩子怎么辦)
北京張先生反映是孩子的媽媽總是很溺愛孩子,自己管控手機,媽媽就是把手機拿給孩子寫作業。基本上孩子有什么要求,媽媽都去滿足,為此我們夫妻經常吵架,怎么辦?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媽媽們就算再愛護孩子,也絕對不能對孩子溺愛。因為溺愛就像是一種慢性毒藥,會慢慢蠶食孩子美好的品行。等到發現的時候,也已經難以改變。這種溺愛的方式,媽媽們一定要注意避免。
1、孩子想要天上的月亮,母親們都會想方設法的去摘下,這是一種詩意的母親寵愛,放到現實中就顯得有一些不合時宜了。
不加取舍地滿足孩子的所有愿望,會讓孩子體會不到物品和他人情感的珍貴,也不會產生要通過自己努力獲得成功的渴望。予取予求的方式不利于孩子獲得主動的權力。
2、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同時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樣的。不管是窮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的孩子,不管是男孩女孩,都有著一樣的權益。
不要讓孩子因為自己擁有特別的權力,可以對他人的傷害不管不顧,可以凌駕于社會規則之上,這是一種自私且愚蠢的做法。因為孩子遲早會知道這樣的社會現實,而落差感才是擊垮孩子的最大阻礙。
3、大人們寸步不離的細心呵護讓孩子永遠在圍墻之中觀望之間。小心翼翼的父母地將孩子圍困在自己的懷抱之間,告訴孩子不要去探索世界。于是孩子就遵照大人的話越來越膽小怕事,而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感受世界。恰如其分的愛護,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我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我們會總結11年來從事家庭教育中的1000個經典案例,讓家長你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減少踩坑與被“騙”, 導致孩子成長與學習的問題,基本上包含著這四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孩子自身的原因,重要性占50%左右:
孩子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是否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與動力;是否有良好行為習慣;是否有沉迷于手機網絡;是否有自信心學習。
第二方面、家庭環境與家長的原因,重要性占30%左右:
家長的焦慮嘮叨情控制;家庭教育信念;家庭教育能力;親子溝通;家庭環境與衣食住行。
第三方面、學校師生同學關系,重要性占10%左右:
孩子與老師或同學發生矛盾時,也容易導致孩子成績下降,甚至不去學校的。
原因四、家長持續學習引導教育陪伴孩子成長,重要性占10%左右。誠邀您分享給更多的家長,讓家長與孩子少走彎路,積累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