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暴躁的母親毀三代(有一個暴躁的媽媽)
一位叫Charlie的電影制片人,在清理父親的遺物時,發現了一堆貼著奇怪標簽的錄像帶盒子。
孩子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但是,當時他的母親沒沒有讓他看錄像帶里的內容。
Charlie30歲的時候,他的母親把錄像帶給了他,他打開錄像帶,里面卻都是自己的爸爸和奶奶爭吵的畫面。
Charlie不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因為他記憶力爸爸和奶奶相處還挺和睦的,但是錄像里,奶奶一臉的暴躁,和爸爸說話完全不給爸爸面子。
是的,正如Charlie所看到的,自己的奶奶其實脾氣特別暴躁,動不動就對孩子發火。
如果哪個孩子不聽話,她便大發雷霆,和孩子說話也是言語特別傷人,可以說是尖酸刻薄。
因為奶奶的暴躁,Charlie的爸爸Greg童年蒙上了一層陰影。
后來,Charlie聽親戚說,之所以他奶奶會對他爸爸那么暴躁,是因為他奶奶小時候就生活在一個充滿了暴力的家庭里,奶奶的爸爸動不動就發脾氣打人,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Charlie發誓,自己一定要改變家里的這種局面,自己絕對不要成為一個暴躁的父親。因為他從他奶奶和爸爸身上,看到了一個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傷害。
是的,原生家庭對每個人的影響都都非常大,如同深入骨髓一般。有時你想改也改不了,你的行為里總是不自覺帶著原生家庭的烙印,比如在知乎上,那些讓人心疼的留言,真的讓我們看到一個個在心里默默流淚的孩子的痛苦。
正如這些留言所顯示的,原生家庭甚至可以說決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原生家庭帶給孩子的痛其實是抹不掉的。
美國頂尖的精神病學教授研究表明,父母對孩子長期吼叫會影響他們的智力,甚至還會阻礙孩子的語言發展,增加孩子成年后患抑郁癥、焦慮癥、精神衛生問題的可能。
吼叫的殺傷力無異于在孩子心上捅刀,傷疤留在性格上。
每個忍不住吼孩子的媽媽都應該聽一聽自己大吼時的聲音。當我們提高音量的那一瞬間,孩子接收到的首先是我們的憤怒,這份憤怒會令他恐懼,對身心發展也會造成危害。
請溫柔對待我們的孩子,孩子只有見過溫和仁慈的模樣,感受過被愛被包容,才能更好地塑造自己。
父母的溫柔,是給孩子最堅實的力量。
我們不要讓我們的孩子長大后默認了原生家庭對自己的教養方式,而又把傷害給了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