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小孩不想上學了,作為家長怎么辦?(九歲孩子不想上學怎么說服)
厭學的背后,可能有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家長們一定要重視起來……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九歲的小男孩小T,在小學三年級之前,是一個特別溫順、愛學的孩子,但是某一天,媽媽在輔導他復習語文的時候,小T情緒突然崩潰,哭得撕心裂肺!
他跟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寫字”、“媽媽,我不想考語文”、“媽媽,我是個大笨蛋,啥也學不會,啥也搞不成”……
后來就不去上學了,語文老師也找過小T談過一次話,但小T依舊不想上學!休學之后,小T開始沉迷游戲,甚至玩游戲晝夜顛倒,家長特別著急,也開始反思,到底是哪里出現了問題!
終于于日常學習中,發現了蛛絲馬跡!
原來,小T在成長過程中,一直承受著一定的精神壓力!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接受任何人的“批評”與“糾正”!例如,在寫完作業之后,如果別人說,你這個字寫錯了,小T就特別惱火;例如,在學校時,語文老師說,小T什么都挺好,就是得抓緊把字練一下,就更棒了,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小T媽媽開始瘋狂逼小T練字;再例如,小時候在練鋼琴和籃球的時候,如果嚴格要求他,或者批評他時,小T就很容易退縮、放棄……
在心理咨詢接待的學生問題中,青少年厭學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且越來越低齡化!
孩子厭學并不是休學就好了,也不是只要不上學就健康了。
因此想讓孩子心甘情愿地去上學必須幫助孩子調整好心理狀態,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擊破焦慮抑郁。
NO.1
厭學孩子背后
可能的心理問題
厭學的孩子真的很多,厭學可分為厭學情緒和厭學行為兩種情況。
絕大多數孩子只是存在厭學情緒,覺得上學很煩,不想寫作業等,但還是能正常上學。一項關于中學生厭學成因的調查發現,在660名學生中,厭學情緒的發生率大概在70.5%,其中,男生的厭學情緒發生率是74%,女生厭學情緒發生率為67%,存在較為明顯的性別差異,男生更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
該研究也發現,重點中學的學生厭學情緒的發生率是64.5%,普通中學為76.3%,與重點中學的學生相比,普通中學的學生更易產生厭學情緒。不過,重點中學的學生重心更多放在學習上,較少表達情緒方面的問題,也就更難發現。
這項研究的數據也表明,中學生的厭學情緒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非常需要家長和老師的關注。
那么,厭學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家長對孩子的過高的期望
厭學問題其實在成績好的孩子身上也可能會出現?,F在好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直很看重孩子的成績!孩子要進實驗班;要考清華、北大;要上重點大學……《小歡喜》的喬英子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喬英子媽媽“牢籠式教育”,每天監督、高壓、拒絕孩子參加一切與學習無關的活動……以至于后來喬英子不堪其重,開始厭學、逃課……
家長要為孩子提供自己能力范圍的支持,不將自己的欲望強加給孩子,同時也不因自己的付出得不到預期中的回報而懊惱,遷怒于孩子。
人際交往方面的困難
在表現出厭學行為的孩子當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存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困難。
他們在學校里沒什么朋友,感覺到很孤獨,并不是大家故意疏離、排斥他們,而是孩子不知道該怎樣和同學相處。
有位家長說,其實他問過她家孩子,其實特別想交朋友,以至于帶很多玩具出門,誰跟他說要,他就把玩具給了誰,也許就能交到朋友,但是過了一段時間發現,孩子在跟身邊的小朋友交流的時候,基本上一句話也不說,說的理由也很刻板,例如前不久排隊做核酸的時候,有個小朋友看到他手里的折紙,夸贊他做的真好,能不能教一下,其實,孩子是想教的,但是想到老師說,排隊的時候不能說話,就沒有理睬。
與父母、老師之間的關系比較緊張
有些厭學的孩子會出現情緒問題。在學校的時候,跟老師的沖突會比較多,例如上課搗亂、影響課堂紀律,在家的時候,會覺得父母太管著自己的學習,以至于慢慢地一點都不想學習等。
在小學階段,孩子尚且還會聽父母的話,但是到了中學階段,孩子對于父母的反抗、叛逆心理會更加嚴重,這種情況下孩子也容易有厭學情緒或行為。
NO.2
當孩子出現厭學問題時
家長應該怎么做?
Q
孩子有厭學情緒了,怎么辦?
對于有厭學情緒的孩子和已經休學在家的孩子要區別對待,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家長應關注到孩子的情緒問題,要經常與孩子溝通。
對于只是有厭學情緒的孩子,比如,經常說不愿意去上學、上學很煩,覺得老師、同學很煩、學習作業太多等消極的話,家長應給予重視,但并不是讓家長一味的批評指責孩子。
有的家長為了激勵孩子,經常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邊,這會讓孩子很氣憤,很煩躁,會加重孩子厭學的情緒。就像我們前面分析的那樣,有的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總是趕不上別人,不單單只是不喜歡學習、不喜歡學校,而是孩子對自己很不滿。如果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不到位,或者是對孩子說更多批評指責的話,會使親子關系更加緊張,同時也會加重孩子對學習、對學校的厭煩情緒。
因此,當孩子經常說不愿意上學、好煩這些話的時候,家長應盡量先冷靜一下,接下來跟孩子去聊一聊不想上學的原因,比如,問問孩子是不是在學校發生什么沖突了?或者適當減少孩子的學習任務,不給孩子過多的學業壓力。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的時候,跟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原因,每個孩子都不一樣,需要家長非常投入地跟孩子去交流。
Q
孩子已經拒絕上學了,怎么辦?
有厭學行動的孩子,也就是休學在家的孩子,比單純有厭學情緒的孩子問題更嚴重一些,這個時候非常需要專業的幫助。
對于情緒波動比較大的孩子,比如說經常發怒、砸東西,需要用藥物控制情緒;還有的孩子經常感覺到沒意思、經常不愿意起床,整天躺在床上不愿活動,也非常需要醫生的幫助或使用藥物進行輔助。
有些孩子的問題是需要心理醫生或者咨詢師的幫助的,需要從心理的角度分析原因,跟孩子溝通、探討并找到根源,有針對性的幫助孩子并給出建議。
到底是學習上的壓力導致孩子產生厭學行為,還是其他的原因導致孩子拒絕去上學,這些都需要我們跟孩子一起一步步地進行分析。也有的孩子在人際關系方面存在困難,也就是存在我們所說的“恐人”問題,解決起來需要的時間也會相對比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