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格式中考作文(中考語文作文演講稿格式)
中考作文新形式:如何寫演講稿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縱觀2021年全國各地的中考作文題,可以發現很多省份今年打破了以往全命題作文和半命題作文的形式,開始接軌高考的任務驅動型寫作,還有省份考查了應用文寫作。比如湖南郴州、浙江金華等地區今年都考了演講稿的寫作。這是中考作文逐漸接軌高考作文趨勢的體現。而且,在部編本教材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也學習了撰寫演講詞,這也是中考與教材結合的體現。因此,在中考備考時,有必要掌握演講稿的寫作方法。
演講稿的寫作
(一)演講稿的概念
演講稿也叫演說辭,它是在較為隆重的儀式上和某些公眾場所發表的講話文稿。
(二)演講稿的特點
演講稿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針對性。演講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是用于公眾場合的宣傳形式。它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論來曉諭聽眾,打動聽眾,“征服”群眾,必須要和時代脈搏相通相連,必須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所謂針對性,首先指作者提出的問題是聽眾所關心的問題,評論和論辯要有雄辯的邏輯力量,要能為聽眾所接受并心悅誠服;其次是要懂得聽眾有不同的對象和不同的層次,而“公眾場合”也有不同的類型,如黨團集會、專業性會議、服務性俱樂部、學校、社會團體、宗教團體、各類競賽場合等,寫作時要根據不同場合和不同對象,設計不同的演講內容。
(2)鼓動性。演講是一門藝術,應有強烈的鼓動性和號召力,激發聽眾情緒、贏得好感并使之采取主動積極的行動。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依靠演講稿思想內容的豐富、深刻,見解應有獨到之處,能發人深省;其次,語言表達要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
(3)可講性。演講的本質在于以“講”為主、以“演”為輔,擬稿時必須符合“上口入耳”的要求。一篇好的演講稿對演講者來說要可講,對聽講者來說應好聽。因此,演講稿寫成之后,作者最好能通過試講或默念加以檢查,凡是講不順口或聽不清楚之處(如句子過長),均應進行修改與調整,以適應演講中口語化的需要,從而增加演講的親切感與自然感。
(三)演講稿的結構與寫法
演講稿一般由標題、稱謂和正文三部分組成。
1.標題
演講稿的標題一般有以下兩種寫法。
(1)主旨式
主旨式,也叫文章式,如《當前反腐倡廉的幾個問題》。這類標題是用高度概括的語言點明演講的內容或提示演講的中心。常用于專題演講與報告演講。
(2)公文式
公文式,如《孫中山在東京中國留學生歡迎大會上的演講》。這類標題往往是后人或別、
人在發表或選稿時加的,當時演講時沒有標題。公文式標題常用于即席演講。
2.稱謂
稱謂寫在標題下左側頂格處,獨占一行,用冒號領起下文。
在正式發表演講內容之前,需要稱呼與會者,以示禮貌和引起注意。如果是代表會議,一般稱呼“各位代表”;如果是工作會議,可稱“各位領導、各位同志”;如果是群眾性集會,應稱“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如果有重要來賓,還應加上專指性稱呼,以示禮貌、尊重。
稱呼還可在文中多次出現。其作用是:引起聽眾注意;在演講內容轉入新的層次時起提示作用。
3.正文
演講稿的正文由開頭、主體和結尾三部分組成。
(1)開頭
開頭,也叫開場白。好的演講開頭,應該用最簡潔的語言、最簡短的時間,把聽眾的注意力和興奮點吸引過來,使聽眾明確演講的主題。
常見的開頭方式有:
①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一開講就進入正題,直接提示演講的中心。這種方法直接明了,重點突出。如馬丁?路德?金《在林肯紀念堂前的演說》的開頭:“我很高興,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參加這次示威游行,它必將作為美國有史以來為爭取自由所舉行的最偉大的示威游行而名垂青史。”
②介紹情況,說明緣由。這種開頭可以迅速縮短與聽眾的距離,使聽眾急于了解下文。如一位老教師的開場白:“我這么老了,還來給你們演講,不是為了多拿幾個錢,也不是為了體現我個人的社會價值,而是我有你們年輕人那樣一顆火熱跳動的心。有與你們年輕人愛說愛動、愛唱的性格和脾氣。與其說我是來演講,還不如說我是來與你們交朋友,結成忘年之交更為恰當。”這種感情交融方式使演講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③提出問題,引人深思。演講前,根據聽眾的特點和演講的內容,提出一些激發聽眾思考的問題,以引起聽眾的注意。如張海迪在她的演講稿《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的開頭:“幾年來,不少人問我,海迪,你是怎樣對待人生的呢?”
④巧用名言,借題發揮。引用名人名言、成語典故、俗語、諺語、歇后語、詩詞、歌曲等現成的語言材料作為演講的開頭。
⑤幽默風趣,笑中開場。運用幽默開場,不但能較好地表現演講者的智慧和才華,而且能使聽眾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進入角色,接受演講的內容;不但能在笑聲中給聽眾美的享受,而且能溝通演講者與聽眾的感情,縮短與聽眾的距離。如美國黑人演講家約翰·羅克在《要求解放黑人奴隸》的演講中,他面對白人聽眾的開場白是:“女士們,先生們,我來到這里,與其說是發表講話。還不如說是給這一場合增添了一點顏色。”(聽眾大笑)
除了以上五種方法,還有釋題式、懸念式、警策式、雙關式、抒情式等。
(2)主體
主體部分主要是敘事、說理、抒情,寫法比議論文、雜文靈活。總的要求是寄情于理,寓理于事,敘議結合,把敘事、說理、抒情熔為一爐。寫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要有鮮明的主題。主題的鮮明、集中是引起強烈反響的主要條件。選擇主題時要注意選擇公眾急需回答而又有意義的主題,選擇自己熟悉又有真知灼見的主題,選擇深刻而又有新意的主題,同時要選擇角度較小的主題。
②要選擇典型材料。所選材料要能說明主題,說服聽眾。因此必須選擇真實可靠而又能充分展現主題的典型材料;要選擇符合聽眾興趣、特點,易于被聽眾理解的材料;而且這些材料曾觸動過自己。
③結構要清楚完整,波瀾起伏。成功的演講要靠內容組織得有起有伏,有張有弛,有強調、有反復,有比較、有照應,有發展、有變化,波瀾起伏,扣人心弦。同時,層次清楚,結構謹嚴。在行文過程中,要處理好層次、節奏與銜接等問題。
層次顯示結構層次的基本方法是:樹立明顯的有聲語言標志,訴諸聽眾的聽覺。如在演講中反復設問,圍繞提出的問題進行演講,便能使結構層次顯得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又如用“首先”“其次”“然后”等詞語來區別層次,用過渡句銜接層次,便能使層次清晰,結構緊湊。節奏指演講內容在結構安排上表現出來的張弛起伏,主要是通過演講內容的變化來實現的。常用的辦法是在演講中插入幽默、軼事、詩文等內容,使聽眾的注意力既保持高度集中而又不因高度集中而產生興奮性抑制。但應注意插入的內容適當,若過多便會影響演講主題的表達。銜接由于演講需要適當地變換演講內容和節奏,容易使演講稿的結構顯得零散,這時就需要用過渡段或過渡句來銜接,從而使內容層次的變換更加巧妙、自然,結構完整而嚴謹。
(3)結尾
演講稿的結尾,必須有力有味,妙趣橫生,鼓舞人心,催人奮進。較好的結尾方式有以下幾種。
①收攏全篇,深化主題。用極其精練的語言收攏演講內容,深化主題思想,使演講的要點烙印在聽眾的腦中。
②抒情議論,催人奮進。結尾時用感情濃烈、富有鼓動性、號召性的抒情議論,激發聽眾的情緒,促使其行動。
③啟迪心智,引人思考。用引人深思、啟迪心智的語言作為結束語。其結論往往略去不提,讓聽眾結合演講的內容去思考,從中得出結論。
④引用警句,振聾發聵。引用權威人士的名言、警句來結尾,使演講生色,強烈撞擊聽眾心靈,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啟迪。
(四)演講稿寫作要求
1.要有鮮明、深刻的思想性
首先要有一個鮮明的觀點,主張什么,反對什么,清楚明白。全篇圍繞一個中心觀
點,安排材料,展開說理,切忌含糊其辭。然后在正確、鮮明的基礎上,還要站得高,看
得遠,說得清,講得透,使演講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給聽眾以深刻的啟迪。
2.要發揮藝術感染力
在演講中要注入作者真摯、強烈的感情,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感人。為此要選取
真實感人的典型事例來敘事說理;要借鑒小說的形象性、故事的生動性,以具體形象、可感的生活畫面來增強演講的感染力;要借助比喻、擬人、雙關、對偶、排比、成語、典故等手法,使語言生動活潑,把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形象化,像磁石般吸引聽眾;要借助相聲的幽默、詩歌的激情、戲劇的懸念與高潮,極大地增強演講的魅力,使聽眾既得到理的啟迪,情的感染,又得到美的欣賞。
3.要控制篇幅,做到短小精悍
演講受時間的限制,不宜過長,而在于精。德國著名的演講家海因茲?雷德曼在《演講內容的要素》中指出:“在一次演講中不要期望得到太多。寧可只要一個給人印象深刻的思想,也不要五十個讓人前聽后忘的思想。寧可牢牢地敲進一個釘子,也不要松松地按上幾十個一拔即出的圖釘。”內容集中,主題單一的演講稿當然就不能像“懶婆娘的裹腳――又臭又長”。
(五)寫演講稿的竅門
1. 了解對象,有的放矢。寫演講稿首先要了解聽眾對象: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了解他們所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否則,演講稿寫得再好,因為與聽眾達不到共鳴,也就達不到宣傳、鼓動、教育和欣賞的目的。
2. 觀點鮮明,感情真摯。演講稿觀點鮮明,能給人以可信、可靠之感。演講稿觀點不鮮明,就缺乏說服力,因此就會失去演講的作用。演講稿還要有真摯的感情,這樣才能打動人、感染人、鼓舞人。
3.行文變化,富有波瀾。演講有波瀾,不僅僅是依靠語調的抑揚頓挫,更要有內容的起伏、張弛變化。
4.演講稿選材要合適。材料的選取要通俗易懂,不能太生僻。演講是即時性的,聽眾沒有時間去驗證或查找這些材料的內容或出處。在準備演講稿之前還要了解聽眾的情況,掌握了聽眾的特征和心理,在此基礎上恰當地選擇材料,組織材料,是演講成功的必要條件。
【真題再現】
真題一:
(2021·湖南郴州)請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21年5月22日,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與世長辭。他的一粒種子讓億萬民眾告別饑餓,他的一句“人要做一粒好的種子”留給我們許多思考。你所在學校準備開展以“我要做一粒好的種子”為題的演講活動,勉勵同學們成為有著健康強勁體魄、樂觀進取精神、團結友愛等優良品質的青少年。
請你結合自身情況撰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演講稿。
要求:①文從字順,符合演講稿要求;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班名、人名;③書寫規范,卷面整潔。
【解析】
這是一道材料作文題。要求以“我要做一粒好的種子”為題,寫一篇演講稿,勉勵同學們成為有著健康強勁體魄、樂觀進取精神、團結友愛等優良品質的青少年。審題可知,我們可以把“好的種子”身上的精神品質作為文章的主題,據此從“堅強、自信、奮斗、樂觀”等方面進行立意。
演講稿的結構包括標題、稱呼語、開頭、主體、結尾五個部分。開場白要新穎、吸引人,可以開門見山,直抒胸臆;可以設問、反問,制造懸念;可以引用名人名言、成語故事;也可以用幽默、風趣、生動活潑的語言吸引聽眾;等等。演講稿的主體要圍繞中心,層層深入,條理分明,推理嚴密,說清問題,說服聽眾,教育聽眾。寫作時應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富有鼓動性;可以大量使用排比、對偶、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語言應通俗易懂、簡潔明快。演講稿的結尾可以用簡明扼要的語言總結全文,再次點明主題;可以充滿激情地發出號召,提出希望;也可以用名言警句引起聽眾的思考和回味;等等。
【例文】
我要做一粒好的種子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要做一粒好的種子》。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說:“我覺得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種子健康了,事業才能夠根深葉茂,枝粗果碩。”“做一粒好種子”,多么形象的比喻。作為新時代的我們也應該做一粒“好種子”,堅定信念,志存高遠,用青春和智慧砥礪奮進。
那么怎樣才能做一粒好種子呢?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品德心性修養是做人的根本,我們須有正知正念,保持頭腦清醒,久而久之自己的修養就起來了。有智慧了,才能把“人”做好,把“人”做好,才有可能把“事”做好,才能把自己的“家”經營好,當然也會把“國”治理好。所以,要做一粒好種子,首先要修心,正所謂“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其次,要做一粒獨立思考、敢于探求的好種子,永遠保持好奇心。我們要像袁隆平院士那樣,在求知路上勇于攀登,敢于發問,敢于質疑,敢于堅持,敢于相信自己。如此,才能突破自我設限與慣性思維,最終有所創新。再次,做一粒懂得感恩,有家國情懷的好種子。如果沒有強大的國家默默無聞做我們背后的支撐,這粒種子如何發芽呢?所以,當有一天祖國需要,黨需要,我個人將無條件服從組織安排。
有一句話這樣說: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不是看他學到了多少知識,而是看他創造了多少財富;不是看他擁有什么東西,而是看他擁有什么精神;不是看他認識多少人,而是看有多少人認識他!袁隆平院士曾勉勵廣大青年:“我始終都還在努力使夢想成真,你們是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我相信你們必定會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實踐、厚積薄發,并將不會辜負時代的擔當。”袁隆平爺爺已經在中華大地播下了好的種子,他的精神將鼓舞和照耀著無數國人前進!在人生無邊的畫卷里,我將以他為楷模,放飛心中的筆,在新時代做一粒有益于社會和人民的好種子!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真題二:
(2021·浙江金華)請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上好安全教育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將安全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各個環節……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密切關注學生思想狀況,主動回應心理、情感訴求。
——摘自《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1年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材料二 校園漫畫
上述材料引發了你哪些思考和啟示?從下面兩道題中任選一題,據此寫一篇文章。
題目一:根據自己對保護學生安全現象的所見所聞,寫一篇記敘文。
題目二:如果學校將組織校領導、部分家長與學生召開一次座談會,討論如何保護學生安全的問題。你將作為學生代表在會上發言,請寫一份發言稿,表達自己的看法。
【解析】
這是一道多則材料作文題,一則是文字《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1年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主動關注學生的心理情感訴求的問題;一則是漫畫,從學生、家長、學校三個角度直擊學生課間、午休不準出教室的“捆綁式”教育問題,呼吁還給孩子們一個自由時間。這是聚焦教育熱點,典型的情境化任務驅動型作文。
首先,運用關鍵詞句審題法,抓住關鍵詞“安全教育”“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學生思想狀況”“怕孩子出事、怕家長鬧事、怕給自己找事”。其次,運用求同存異的審題法,可知兩則材料都在談論學生的安全教育問題,意在增強生命安全意識。可以采用多維分析法來分析作文,可以看出材料情境的設置中有三個維度:首先是學生與家長維度;其次是學生與學校維度;再次是學生與家長、學校維度。其中思考三方的關系最為重要,和而不同地對待學生教育安全問題,家校齊心協力,護佑學生生命安全。
題目的限制性不大,兩道題目,任選其一。一是可寫成記敘文,寫保護學生安全的所見所聞,可聯系學校的安全教育講話、班團會等活動,可操作性很大;二是可寫成應用文體之發言稿,學校召開“如何保護學生安全”座談會,作為學生代表發言,考查特定場合的語言表達能力,導向性很強。
如果寫成記敘文,要交代清楚記敘六要素,把事情經過寫具體,處理好詳略關系,做到重點突出,給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其中可以運用順敘、倒敘、插敘等手法,使記敘的條理更加清晰,通過適當增加議論或抒情的句子,深化主題,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如果寫成發言稿,要注意基本格式,如頂格書寫稱謂語,另起一行空兩格寫問候語,主體重在議論,結尾收束謝謝大家。同時在內容上,開場白要做到先聲奪人,富有吸引力;主體部分推理論證,論點論據直擊要點,以鼓動感染聽眾;結尾要干脆利落,簡潔有力,可采用卒章顯志等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