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 重生(重度抑郁加強迫癥)
一個和尚向師父抱怨自己是一個憤怒的人。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這天,師父走向和尚,說道:你說自己是一個憤怒的人,來,讓我看看?
此時,和尚被問蒙了。正是他當時不生氣,也就沒法表達。
于是,師父說:你看,你并不是一個憤怒的人。因為你不是一直在生氣啊!
明白體驗的流動性,認清注意力是被固著在了一點上,同時還總被自己所騙:我就是這樣的。明白一切都是運動變化、都在流動的同時,以“去認同化”的方式摘掉“扣在身上虛假身份的帽子”,以如實的心探查到本質,才是強迫癥、抑郁癥的自愈的第一步!
沒有接納的覺察是粉飾生活、忽視困難,是空覺察。
孩子說不想上學,你立馬駁斥:你怎么能不想上學呢?你就應該去上學!那你跟孩子就陷入到“上學”的表層邏輯中。同一維度的battle,解決不了問題,只有爭端。
在李宏夫老師《情緒自救》一書中強調,正念是讓你覺知“它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運作的”,問題也就被解決了。“孩子不想上學”是個事,這個事情時如何運作的呢?“作業沒寫,怕老師罰站”是它,推動著這個事的發展。孩子已經表現出“怕”的信號,需要共情這一層的情感,把這個信號溫柔而又堅定的接住,其實就是接納,然后再跟孩子討論“事”會容易得多。
就像不去批評孩子一樣,也不去批評、評判自己,對自己,無論哪一面,是焦慮煩躁、恐懼不安還是持續性心情低落,都只是純粹的、清楚的保持正念(知道它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發展的),你也就是每時每刻都在跟自己共情,持續的滋養、高質量的接納中覺察,又怎么還會糾結、強迫呢?
可是,人的思想活動95%都處于無意識狀態中,強迫癥患者深受其害,在恍惚狀態下,受到無意識、強迫習慣和恐懼自動模式的支配。又要如何打破無意識,回到意識狀況、回到覺知狀態呢?
這事,光嘴上說、頭腦上理解,都不行!得訓練。
正念的訓練,尤其重要。正念是此時此刻非評判性的覺察,對當下的發生有所覺察,跟它在一起,但“不認同”“不當真”,讓人擺脫恍惚的狀態。當持有正念,親身體驗一切的流動變化,既然每一點都在變,也就不會執著于某個時刻的“我”,不管那個時刻是難受的、糟糕的、痛苦的……
李宏夫老師《戰勝強迫癥》一書中,通過觀察呼吸的方式建立平衡平穩心境的觀息法練習,則是正念訓練中簡單、好操作的方法。呼吸是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借助呼吸的工具,將心專注于此,也就自然從胡思亂想中、從無意識中剝離出來,安在當下了。
破除心理怪圈,擺脫強迫癥、抑郁癥,第一得接納著覺察,第二得覺察中接納,第三得訓練。正念是一種態度,一種使內在變量和人際關系變得更加和諧的態度;正念的訓練是一種能力,是改變心理模式,擁有平和、安定心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