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高校如何加強家庭教育學科建設(重視家庭教育,加快家庭教育立法)
中國青年網北京2月18日電(記者 李華錫)自2022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以下簡稱《促進法》)正式實施。《促進法》指出,國家鼓勵開展家庭教育研究,鼓勵高等學校開設家庭教育專業課程,支持師范院校和有條件的高等學校加強家庭教育學科建設,培養家庭教育服務專業人才,開展家庭教育服務人員培訓。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家庭教育的發展離不開家庭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而家庭教育學科建設是家庭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石。那么,我國目前高校中家庭教育學科建設如何?該如何加強學科建設?《促進法》實施后為學科建設釋放了哪些信號?中國青年網記者采訪了三位高校專家教授,探尋解決之道。
著名家庭教育專家、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前理事長趙忠心。受訪者供圖
高校家庭教育學科建設現狀如何?
趙忠心是我國著名家庭教育專家、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前理事長。近年來,他看到很多社會人士教授家庭教育知識,教給父母們如何管孩子,如何與孩子溝通等技巧和方法,他認為,這種方式比較微觀,應該對家庭教育還有更加宏觀的認識。“如果沒有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相關專業知識,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很難。”
他認為,這也暴露出很多家庭教育指導者沒有研究過家庭教育,更沒有經過科學、系統的學習和培訓,“因為我們高校家庭教育學科還不完善。”
1986年,趙忠心開始在北師大開設家庭教育學選修課,1992年,他開始招收家庭教育碩士研究生,也成為了家庭教育專業首位碩士生導師,一直工作到2003年退休,期間還招收了很多進修生和訪問學者。
趙忠心介紹說,我國目前僅在一些師范院校招收家庭教育專業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家庭教育學命名的專業學科目前還沒有,“主要是缺少師資,欠缺從事家庭教育研究的專家。”
目前從事家庭教育研究和教學的專家主要以教育學或心理學專業出身,他不贊同學會教育學或心理學就可以指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腦科學等多學科來研究的,教育學或心理學只是其中之一,“在這些方面有研究的專家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繆建東認為,目前高等學校的家庭教育學科建設的困境,主要表現為家庭教育學科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學科內涵需要進一步明確,基本概念需要進一步界定,家庭教育學的學科知識體系還需要進一步搭建,家庭教育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需要進一步融通。
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兒童發展與家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蔡丹認為,目前家庭教育學科現狀存在三點不足。一是家庭教育的學科標準、學科體系、培養目標等還不明確。二是培養的學生就業方向沒有固定方向,是去中小學就業,還是街道、社區等政府部門就業?三是目前有多個部門都在關心兒童發展和家庭教育的問題,譬如婦聯、民政、精神文明辦、團市委等,彼此的工作銜接、交叉點對于高校家庭教育學科建設的研究還不夠清晰。
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繆建東。受訪者供圖
高校如何加強家庭教育學科建設?
趙忠心認為,高校家庭教育學科建設,首先要開兩門基本課程,一是家庭教育論,一門家庭教育史。論是研究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理論,從橫面解剖家庭教育學科;史是研究家庭教育的產生和發展,從縱向解剖家庭教育學科。
其次是廣納社會中研究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腦科學等專家學者,對學科建設展開討論和研究。
最后既要有主管部門,又要多部門形成合力。他建議由教育部門牽頭開展家庭教育學科建設,婦聯、共青團等部門協同,提供資源和支持。
繆建東認為,高校加強家庭教育學科建設,首先需要明確家庭教育的學科性質,作為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新型學科,要充分體現它的歷史性,時代性和民族性,并以此構建學科知識體系;其次高校需要將家庭教育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有機結合,用科學系統的學科知識體系來支撐學科建設和專業人才培養,以實現基礎研究,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上的協同共進。
他建議要加強組織機構創新和學術平臺創新,如可以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設立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統籌全國高校家庭教育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建設多元學術交流平臺,通過創建家庭教育學術研究期刊,搭建研究資源網站,在主流媒介開辟家教專欄和在綜合性教育研究雜志中增添家庭教育欄目等方式,系統推進家庭教育的學術繁榮。”
蔡丹希望今后能夠盡快出臺更為明確的規范規定,進一步明確學校、社區等配備家庭教育指導師的條件、工作職責等;其次,盡快完善家庭教育指導綱要,培養目標,就業建議等細則;最后,要加強能夠進行家庭教育的師資培養,培養一批可以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的專家,可以整合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相關學科的交叉融合。
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兒童發展與家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蔡丹。受訪者供圖
《促進法》為家庭教育學科建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促進法》明確指出需要加強學科建設,這對家庭教育學科獨立發展、對兒童青少年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蔡丹認為,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需要系統規劃,既有方法論上的研究范式,也有獨特的理論體系。近年來,有些高校已經開設了家庭教育的相關課程,也有高校開設了微專業等課程模塊,有不少學生從中獲益。
然而,系統化、整體性的家庭教育學科建設仍然在探索階段。個體的身心健康發展需要家校社的協同支持,以往較為重視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盡管有大量研究已經明確家庭環境與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但依然沒有一個明確的學科對家庭教育進行整合與系統化探究。
蔡丹表示,既然是一個獨立的學科,就需要有系統化的培養方案,專門化的師資隊伍,配套的實驗條件和研究條件支撐。《促進法》實施后,未來,圍繞家庭教育的學科建設,進一步加強扎根中國文化環境的家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論體系,探討不同城市、農村、流動人口等家庭教育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問題,對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
教育部:有條件的高校可開展家庭教育學相關學科自主設置工作
中國青年網記者通過查找公開資料獲悉,為鼓勵高等學校設置家庭教育學相關學科,教育部發布對《關于實施家庭教育專業化的提案》答復顯示,支持高校設置家庭教育相關專業。支持有條件的高校積極設置家政學等相關本科專業。目前,全國已有23所高校開設家政學本科專業。
近年來,教育部不斷推進“放管服”改革,落實和擴大高校專業設置自主權,支持高校依法自主設置專業。“家庭教育”屬于尚未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依據相關規定,高校可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自主申請設置,按程序報教育部審批。
目前,南京師范大學已在教育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下自主設置了家庭教育學二級學科點。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發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設置與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二級學科和按二級學科管理的交叉學科由學位授予單位自主設置。有條件的高校可根據自身學科特色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開展家庭教育學相關學科自主設置工作。教育部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校依照工作程序自主設置家庭教育相關學科專業,加大力度培養相關領域急需的高層次人才。
下一步,教育部將繼續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加強家庭教育相關學科專業和課程建設,促進優質課程資源共享,培養更多高素質家庭教育相關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