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不聽話怎么教育媽媽用什么話來溝通(媽媽想對不聽話女兒說的話)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后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導語:語言是一門藝術,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如果媽媽不懂得怎么說,那么孩子可能就不肯聽。別怪孩子聽不進去,別怪孩子不肯聽話。聰明的媽媽學會跟孩子有效溝通的方法,效果上或許會事半功倍。
家里有女孩兒的家長應該知道,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嬌氣一些,也更敏感。所以在跟女孩子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有方法,不然的話你說再多她也聽不進去。
有的媽媽覺得自己的女孩越大越不聽話了,有統計表明,很多媽媽都訓吃過自己的女孩兒,甚至體罰,有時候她們也知道這種做法不好,但是脾氣上來了就控制不住。總把孩子不聽話歸為是孩子的問題,而不想想自己的過錯。看下面這個例子:
家里來了客人,女孩子看到陌生人有點兒膽怯,躲在媽媽身后,媽媽說讓她喊阿姨,但是孩子還是不說話,媽媽就對對方說,這孩子怎么這樣,見了生人就不愛說話了,真是沒出息。
沒想到女孩兒聽到媽媽這樣說之后,直接跑到屋里去了,以后再有客人的時候更不出來打招呼了。
你能看出這個媽媽的問題嗎?可能在我們的家中也發生過類似的情形。我們的本意是讓孩子變得懂禮貌,跟對方說孩子也是為了給自己找個臺階下,但是沒有考慮到孩子的自尊心。
這位媽媽的話沒有起到該有的作用,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她不該當著別人的面說自己的孩子,即便是孩子也有自尊心,而且還是個女孩兒。
從上面這個例子可以體會到如果媽媽會說話的話,那么效果肯定會不一樣。
跟女孩子溝通,推薦下面三點有效方法。
1、用正面的語言影響女孩兒
看一下兩組話的對比。
(1)你就不能認真寫作業嗎?
寫作業要認真!
(2)你到底能不能把被子疊好?
媽媽相信你可以把被子疊得更好!
同樣的意思,但是不同的語氣,孩子聽了之后,肯定有不同的感受。我們要多用正面積極的語言去和女孩兒溝通,相信她會更愿意接受我們的建議。
2、要放下架子和女孩兒溝通
和比自己矮的小朋友聊天兒,一般要求家長們蹲下和孩子平時這樣才不會有威壓。同樣在語氣上也要改變。
有個媽媽打了自己的女孩,孩子為媽媽,您憑什么打我?媽媽反而理直氣壯的說,因為是你媽媽。女孩兒大哭起來,那我不要媽媽了。
家長是要有威嚴,但是不能總端著架子發號施令。這樣會破壞親子關系,造成隔閡。我們要和孩子講道理,要和對待成人一樣,對孩子尊重和理解,而不能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誰也不希望被壓迫。
3、以商量的口吻和女孩兒交流
很多媽媽覺得自己是大人,小孩子就要聽話,于是總用命令的口吻對女孩兒說話。但是時間長了,這種命令式的語氣會讓孩子反感,而且也會讓孩子養成這樣說話的習慣。
我們對待女孩兒要像對待成人一樣,讓她做事要商量。
每次我想讓女兒做什么的時候,都會先商量一下,往往這樣她會更配合,如果強迫她去做,反而讓她躲得遠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