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心理健康教育尋求發展)
【代表說變化】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從“體育場的幾間舊房”到“設施齊全的一層樓”,從“一個人的戰斗”變成“一群人的奮斗”,從“無人問津”到學生“打卡地”,從“一片空白”到建成“湖南高校一流中心”……黨的二十大代表、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袁紅梅談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變化,滿是感慨。
2005年,袁紅梅進入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是當時該校唯一的專職心理教師,也是學校的“救火員”。她曾在樓頂經歷“3個小時大營救”,也曾深夜趕赴湘江邊“感動迷失的孩子”。袁紅梅挽救過數百個生命,對400多名有自殺意念、310名有自殺行為的學生成功進行了干預。
“心理健康對于人才培養有著固本培基的重要意義,對于健康中國建設和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建設也意義重大。”袁紅梅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學校的高度重視下,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從“邊緣”走到了“中心”,并一步一步走向深入,總體經歷了解決問題、發現問題、預防問題3個階段。心理教師的角色也從“救火員”“偵察員”,變成了“護航員”。
中南林業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先后引進7名專職心理教師,目前共有8名教師,其中1人被評為教授,3人被評為副教授,力量不斷壯大。“原來中心省級以上科研立項多年為0,現在有省級以上立項25個。”袁紅梅說,10年來,中心教師“五力并舉”,教師教學能力、咨詢服務能力、科研能力、組織能力、管理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2016年,學校獲批湖南省首批高校心理素質提升示范校。
2017年,中心徹底告別了體育場的幾間舊房,學校劃撥500平方米的場地,投資建設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袁紅梅帶領中心全體教師,從大件家具到各式軟裝,把中心布置得像自己的新家一樣,成為校園里一道獨特的風景,被不少學生列為“打卡地”。
“這10年,最大的變化是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接納度越來越高。”袁紅梅欣慰地說。最初的時候,她雄心勃勃,但迎頭被澆了一盆涼水,中心門可羅雀,“苦苦等待,無人光顧”。袁紅梅說,現在不一樣了,學生都大大方方地走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而且對心理咨詢的質量要求也提高了。
10年來,該校有近16000名學生走進中心解開了“心結”。中心也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心理110”。
“一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緊密相連,一項事業的發展與時代密不可分。”曾參與研制湖南多份心理健康教育文件的袁紅梅感慨地說,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變化,是新時代國家推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一個縮影。
“黨的十八大首次把加強心理健康服務寫進了報告,這是一個關鍵的節點。”袁紅梅說,10年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大發展、大變化。10年來,湖南省先后通過立項合格心理咨詢室、特色成長輔導室、心理素質提升示范校、心理健康教育精品項目等,推動湖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從無到有、從有到優,邁上一個又一個臺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實現了院系全覆蓋,并初步實現了一校一特色。
“2021年,對于湖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來說,又是一個新的起點。”袁紅梅告訴記者,這一年,湖南立項了20個省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每個中心對口協作2至3所學校抱團發展、共同提升,如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作為示范中心與湖南女子學院、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等高校一起,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共同體,提升心理育人質量。“相信通過協作共建,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將會邁上更高一個臺階,湖南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將取得更多突破。”袁紅梅說。
《中國教育報》2022年10月19日第4版
作者:本報記者 陽錫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