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注重發揮家庭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劉蘋(安徽省婦聯黨組書記、主席,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家庭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強調“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關于進一步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要求,“要注重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吸引群眾走出‘小’家、融入‘大’家,積極參與和諧社區、美麗鄉村等建設”。婦聯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紐帶,做好家庭工作,發揮家庭建設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既是傳統工作和擅長領域,更是新時代婦聯組織的一項重要任務。
厚植家庭文明,以家庭文明助推社會文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家庭作為社會有機體的重要構成要素,承載著社會規范、道德教育、文化傳承、情感慰藉等基本功能。家庭文明對家庭個體成員的健康成長有著直接、持久、潛移默化的影響。家庭文明進步,彰顯社會文明進步。千千萬萬家庭的文明,匯聚成國家的文明,整個社會的文明。婦聯組織應緊緊扭住家庭文明在社會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厚培家庭文明沃土。
長效化推進家庭文明建設。家庭文明具有傳承性和接續性。家庭文明建設重在久久為功、長久長效。因此,婦聯組織應當積極完善“五好家庭”和“最美家庭”工作機制,依托覆蓋城鄉的“婦女之家”,開展廉潔家庭等家庭文明創建活動。同時,擴大家庭文明建設活動領域和范圍,推進家庭文明建設活動向學校、企業、社會組織等延伸,促使廣大家庭、萬千群眾參與家庭文明建設活動,讓社會涌現出更多孝老愛親、誠實守信、勤勞致富、鄰里互助等最美文明家庭。
常規化引領家庭綠色生活。綠色生活方式涉及百姓的衣食住行,是當下家庭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婦聯組織應積極倡導和宣揚綠色理念、綠色生活方式,加強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宣傳,制作家庭生活垃圾分類公益廣告,提升家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聯合相關部門制定綠色家庭創建實施方法,部署開展“綠色生活”家庭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廣大婦女和家庭共建綠色家園,從而推動社會綠色發展。
常態化做好家庭疫情防控。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新冠肺炎疫情是當下對人民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也是當前家庭文明建設關注的重點。婦聯組織應發揮在家庭工作中的優勢,務實篤行、善作善為,組織開展“共戰疫情”相關活動,制作推送家庭教育微講座,為家庭提供科學防控、心理疏導等防護指導;不斷講好家庭戰疫故事,致敬抗疫英雄,展現家庭抗疫風貌。
夯實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培育時代新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婦聯等部門要統籌協調社會資源支持服務家庭教育。”《意見》強調,要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展家庭教育,引導家長用正確行動、正確思想、正確方法培養孩子養成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肩負著培養時代新人重要責任。婦聯組織應緊緊扭住家庭在教育中的關鍵作用,讓每一個家庭都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促使更多孩子成長成才。
精細化助推家庭教育立法。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根基和整個人生教育的起點,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和延伸。做好家庭教育,積極發揮家庭教育的社會作用,需要細致謀劃,依法推進,依規進行。婦聯組織應積極助推和完善家庭教育立法,制定家庭教育規劃,明確家庭教育發展方向、工作目標和落實舉措,促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有效銜接、積極融合,發揮家庭教育在整個教育中的基礎性作用。
精確化構建家庭教育平臺。時代在發展,家庭教育內涵在拓展,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多樣。家庭教育要緊跟時代發展,豐富內容,精確目標。婦聯組織應積極構建線上線下家庭教育工作陣地,實現家庭教育工作平臺聯動、優勢互補;打造家庭教育工作示范縣、示范社區、示范點和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示范鄉鎮等;搭建覆蓋城鄉、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的家庭教育信息共享服務平臺,提供便捷多元的家庭教育。
精準化拓展家庭教育資源。精準既是工作理念,又是工作方法。做好家庭教育,拓展家庭教育資源,貴在精準。婦聯組織應依托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引入專業社會工作者,開展家風家教課堂、親子活動等實踐活動;發揮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兒童之家、社區家長學校、網上家長學校等陣地作用,傳播科學家庭教育知識;組織專家開展家庭教育巡講,廣泛宣傳家庭教育科學理念,使廣大家庭樹立正確的育人觀、成長觀。
傳承優良家風,以優良家風引領黨風社風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家風體現著家庭傳承的美德,體現著家庭的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和整體氣質。家風源于家庭,但其作用并不限于家庭,它是民風、黨風、政風、社風的根基,能夠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家庭責任、社會責任。《意見》強調,“要把家風建設作為黨員和領導干部作風建設重要內容,引導黨員和領導干部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線,以純正家風涵養清朗黨風政風社風”。婦聯組織應積極利用良好家風在滋養家庭成員精神世界、維系社會秩序和增強國家凝聚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引領社會風氣,匯聚社會正能量。
多平臺豐富家風宣傳。家風直接影響整個社會風氣的好壞。做好家風宣傳,讓家風潤物細無聲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是婦聯組織的重要工作職責之一。婦聯組織應搭建家風宣傳平臺,發揮融媒體優勢,注重利用國際家庭日、“六一”國際兒童節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家庭典型宣傳展示、健康知識宣傳普及、“勞動最光榮”等宣傳活動,做精做強家風宣傳,以家風帶動社風。
多舉措講好家風故事。家風具有價值引領性,良好的家風是培育良好社會風氣的關鍵。宣講是弘揚家風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溝通家庭的主要橋梁和紐帶。婦聯組織應通過家風宣講、先進事跡報告會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家風故事。同時,把廉潔自律納入家風建設,開展清廉家風主題講座等活動,引導黨員干部自覺修身齊家、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線。
提升家庭服務,以家庭服務促進社會和諧
以小家庭的和諧共建大社會的和諧,形成家家幸福安康的生動局面,是黨中央交給婦聯組織的重要任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終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美滿上,體現在億萬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上。婦聯組織應著眼小家庭,做好大家庭,力求解決廣大家庭急難愁盼之事,不斷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特殊問題特別關切。婦女兒童是家庭和社會的弱勢群體,面臨的問題有其獨特性。婦聯組織對家庭的特殊情況、特殊問題要有針對性舉措,變“婦聯組織提供什么服務,婦女兒童就接受什么服務”的傳統模式為“婦女兒童需要什么服務,婦聯組織就送什么服務”的精準澆灌模式,實現家庭“點菜”,婦聯組織“做菜”,婦女兒童“品菜”服務模式。針對家教家風建設等,婦聯組織應有針對性開展專題調研,通過提案議案及時反映,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依據,以小家庭問題的解決共建大社會的和諧。
特殊困境特別幫扶。婦女兒童作為社會和家庭的弱勢群體更易受到傷害,更易陷入困頓。對于陷入困境的婦女兒童,婦聯組織可以因家因人施策,依托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利用婦女兒童發展專項經費,實施助學行動等關愛項目,增強婦女兒童抗風險能力,促進婦女兒童事業的發展。
聚力新階段,奮進新征程,家庭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更為凸顯。婦聯組織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婦女和婦女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引導廣大家庭升華愛國愛家的家國情懷,建設相親相愛的家庭關系,弘揚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以“小”家庭助推“大”家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匯聚磅礴家庭力量。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19日06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