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如何學好物理(高三物理備考建議)
這個暑假,對于參加完中考,拿到高中錄取通知書的同學來講,對高一的課程進行預習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進行預習效果會比較好呢?下面在預習高一物理方面給出我的建議。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一、要有具體的預習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打算預習的同學,首先要根據假期的長短以及自己打算預習的科目的多少制定一個具體的預習計劃,要具體到哪一天、哪個時間段、預習哪一部分內容、完成哪一部分作業。
下面的計劃表供參考
(說明:以空行隔開的部分為一個個“小單元”,每個“小單元”的學習時長建議用2到3個小時,或者分為兩次,一次1到1.5個小時。每兩個“小單元”的學習可以間隔一天進行。)
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
1.質點 參考系
2.時間 位移
3.位置變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4.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章末總結、復習
第二章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1.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
4.自由落體運動
章末總結、復習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1.重力與彈力
2.摩擦力
3.牛頓第三定律
受力分析
4.力的合成和分解
5.共點力的平衡
章末總結、復習
第四章 運動和力的關系
1.牛頓第一定律
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3.牛頓第二定律
4.力學單位制
5.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
6.超重和失重
章末總結、復習
等到將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全部預習完之后,可以結合教輔資料再學一遍。這一遍通過做教輔資料上的基礎題,將預習過的內容再鞏固一遍。

二、預習時要充分利用好課本
雖然不能說教材是完美無瑕的,但是,它也算是經過了“千錘百煉”的,是編者和編輯精心制作的內容。教、學、考都是圍繞教材展開的。因此,我們要特別重視教材,預習時要以它為主。
首先,我們要認真閱讀每一段文字,仔細揣摩每一個例子,觀察每一個圖片,做好每一個練習。這樣,才能了解課本想“告訴”我什么?想讓我了解什么?掌握什么?
其次,我們要通過思考深入挖掘課本內容的含義,通過理解、想象和記憶使課本內容變得更加“立體、豐滿”。
舉例說明,當我們學習靜摩擦力的時候,要思考:
1. 靜摩擦力的產生條件是什么?
2. 什么是相對靜止?
3. 如何判斷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
4. 靜摩擦力的大小如何確定?依據是什么?
5. 最大靜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有關嗎?為什么?
6. 為什么最大靜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大一點?
總之,要多問幾個為什么,為什么是這樣的、不是那樣的?怎么證明?能換一種說法嗎?……
另外,除了課本上的例子,自己還要盡量多舉幾個例子,以便加深理解和記憶。比如說,講到重心,課本上講到“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的重心的位置與什么有關”這個問題的時候,舉了載重汽車的例子,還給出了圖示。那么,我們就可以暫停一下,想一想其他的例子,比如電風扇、冰箱等等。
做完課本上的練習題之后,想對答案的話,可以用微信的搜索功能搜索一下,可以找到的。(如下圖)
三、多多動手做實驗、觀察運動、體驗力
課本上的“實驗”、“演示”、“做一做”的部分都是要動手做的。
看別人做實驗、聽別人講實驗的效果都不如自己做實驗。
家里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購買以下實驗器材:
電火花計時器一套(包括紙帶、墨粉紙盤、重錘、固定夾)、小車及軌道一套(含小桶)、一盒鉤碼(10個50克的)、一套彈簧、2個5牛的測力計。
這些器材可以完成以下幾個實驗。
1. 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2. 研究自由落體運動
3. 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4. 用彈簧測力計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系
5. 靜摩擦力的大小隨拉力的變化
6. 探究彈簧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
7. 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
下面圖片是我最近購買實驗器材(里面有一些是高二要用的器材)的訂單的截圖,供參考。
說明一下:上面用于高一的實驗器材總共8樣,共花費105.7元。除去微小形變演示器和平行四邊形活動框架,是75.9元。不過,最下面的訂單還沒有到貨,另外我至今還沒有舍得買與打點計時器和小車配套的軌道,打算找木板或者硬紙板代替,不知道效果如何。
如果沒有這一筆預算,也沒有關系。家里一定可以找到硬紙板、細線、橡皮筋等等。這些也可以做一些實驗。比如,做一做“懸掛法找薄板狀物體的重心”,研究一下橡皮筋的彈力等等。
還有一個很好的例子,課本第63頁練習題的第一題:受壓著桌面向前移動,會明顯感覺到有阻力阻礙手的移動。手對桌面的壓力越大,阻力越大。試一試,并說明道理。
你看,用自己的手和家里的桌子,就可以體驗出滑動摩擦力的存在以及它與壓力的定性關系。
再比如,將橡皮放在書本上,將書本的一端逐漸抬高,觀察橡皮的運動情況,就可以研究斜面上物體的受力以及平衡摩擦力,還可以嘗試求橡皮與書本之間的摩擦因數。
四、預習時要用到的三個本子
這三個本子分別是記筆記的本子、隨手做練習的本子和得失分析本(有人稱之為錯題本)。
筆記本要記錄每一節的主要內容以及一些內容之間的聯系和一些重要的推論,記錄時注意要提綱挈領、條理清晰。這個記錄最好不要照著抄,而要學完之后根據記憶進行默寫。
每一章的章末總結(或者叫知識網絡圖或者思維導圖)也要寫在這個本子上。
隨手做練習的本子是要在看到課本上有推導過程、有圖示、有例題的時候,自己在本子上做一遍、畫一遍,走一走那個過程。
得失分析本是在做了一定數量的題目之后,特別是學完一章,做完一個單元測試卷之后,把這一章的經典題目收集到本子上,并標注出對應的物理思想和解題方法。
五、根據遺忘規律,經常復習總結
開始預習之后,每天都要抽出時間進行復習,每個周末要復習這一周學習過的內容。學著下一個單元,也要經常做幾道上一個單元的題目。因此,預習階段買一本教輔資料還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遍學習要做課本上的練習題,復習時就可以做一做教輔資料上的題目。總結題型的時候,也可以參考教輔資料。
六、善于利用網絡資源
推薦一:
意外的收獲——分享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的豐富資源
推薦二:
高中物理必修一的全部內容
(這個不是新教材的內容,僅供參考)
七、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和決心
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雖然在內容上差別不大,但是,深度、難度都大了不少,所以,想自己預習,一定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我們要咬牙堅持,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志氣和豪情。
如果親戚朋友家有高年級的哥哥姐姐,也可以向他們請教。
如果有關系不錯的初中同學,家的距離不算遠,也可以一起學習,互相切磋、互相鼓勵。
最后,我想強調一下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的重點:通過研究力與運動,掌握其中的規律,并學會受力分析和對物體運動情況的分析,并用力和運動的規律解決相關的問題。
大家在預習過程中遇到什么問題,也可以給我留言,我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提供一些幫助。
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