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學之前孩子識字重不重要(孩子在識字過程中的困難)
妙妙姐的小女兒還不到2歲,她就已經給小女兒囤了很多識字類繪本了。我們都忍不住直呼:現在當媽的都這么卷了嗎!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妙妙姐說,還不是因為吃過老大不識字的虧。
在老大上小學前,她們沒有教過孩子識字,上一二年級的時候,孩子學得特別吃力,家長輔導起來也很痛苦,還曾多次被老師約談,感覺孩子都有點厭學了。
進入三年級后,老大的識字量上去了,孩子學起來就非常輕松,自信心也回來了,開始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成績也一路提高,她們才開始松了一口氣。
妙妙姐表示,一定要吸取養老大的教訓,提前準備好識字類繪本,一旦發現小女兒進入“識字敏感期”,開始對識字感興趣了,就要堅持帶孩子識字了。
其實,我也曾猶豫過,要不要在上小學前教孩子識字:
我們家Leo在3歲的時候,恰好進入“識字敏感期”,當時對識字非常感興趣,但我卻并不敢貿然教孩子識字。
因為當時盛行一種說法,說“太早學識字會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對此,我查閱了大量的書籍,發現,在“識字敏感期”使用正確的方法教孩子識字,是非常科學有效的。
教育部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里,就明確反對通過機械記憶和強化訓練過早識字,但提倡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激發孩子對文字的興趣。
當時,我還咨詢了在小學教書的表嫂,以及在重點中學教書的表哥,他們都一致認為,脫離開知識的想象力就等于憑空亂想,知識才是發揮想象力進行創造的基礎。
如果孩子的識字量過關,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孩子能輕松地獲取更多的知識,反而更有助于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
表哥和表嫂都表示,學齡前讓孩子適量識字很有必要,畢竟,字詞是學習語文、數學等一切科目的基礎,如果字詞基礎不過關,幾乎很難取得好成績。
表嫂當了多年的小學班主任,帶過多屆學生,她發現,那些識字量不足的孩子,從進入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會遇到很多難題,與識字量足的孩子逐漸拉開差距。
孩子識字量少,剛進入小學時,會遇到一系列難題:
1、閱讀理解能力差
無論是面對課文,還是作業題目,如果孩子不識字,閱讀和理解都更困難。尤其是面對作業和考試題目時,即使老師已經讀過,識字量不足的孩子,也很難理解其中的意思,做不對題很常見。
2、無法自主閱讀
現在是“大語文時代”,提倡大量閱讀,新課標要求1~2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3~4年級不低于50萬字,5~6年級不低于100萬字。對于識字量少的孩子來說,可能完成起來比較艱難。
而識字量大的孩子,很快就能自主閱讀,不僅能很輕松地達到課標要求,而且還能進行額外的課外閱讀,從而養成閱讀好習慣,積累大量知識,學習起來更輕松。
日積月累下來,孩子之間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3、孩子吃力,父母操心
小學一二年級是打基礎的重要階段,拼音、字詞等,不但要會認,還要會寫,甚至會運用。我們做家長的,看起來可能比較簡單,但對于孩子來說,學習任務是非常重的。
識字量大的孩子,尚且還需要父母去陪同學習一段時間,更何況是識字量少的孩子,學起來更吃力,父母操心,還容易“上火”。
孩子面對情緒化的父母,再加上自己總是落后于同學,久而久之,孩子易喪失學習興趣,出現厭學情緒。
可見,學齡前就開始教孩子識字,才是明智之舉。
我們家Leo差不多 3歲進入“識字敏感期”,我們開始教他識字,4歲識字量大爆發,5歲開始自主閱讀,老師都夸Leo知識面廣、學習能力強。
現在Leo都是自己看書,我可以娛樂、工作、做家務,實在是太省心了。
讓Leo識字量大爆發,多虧了這3個好方法:
1、指讀繪本名
帶Leo看繪本,指讀繪本名,下次Leo想看哪本書,就讓他自己去書架上找,然后指讀書名給我們聽。
2、生活中隨時學
比如,帶Leo出門的時候,看到店鋪名稱、路牌、宣傳牌等,遇到Leo感興趣的,就念給他聽。比如,Leo感興趣的用品包裝袋,也可以指讀給他聽。
3、系統化的識字類繪本
我們幾乎不用識字類app,也不給Leo看識字類動畫片,主要是擔心孩子迷上平板和電視,影響視力和專注力。
Leo接觸過好幾套識字類繪本,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四五快讀》,但孩子嫌枯燥,也比較費媽,我也不想破壞“母慈子孝”的氛圍,所以也沒有真正用起來。
真正讓Leo愛不釋手的,是這本《學前識字1600字立體翻翻書》,非常有趣,孩子喜歡主動去翻看,所以效果非常顯著,一點都不費媽。
這本書掃碼可看視頻學習,還附贈閱讀指導手冊和象形識字卡,總有一種方式是孩子喜歡的。如果能結合多種方式,更能體系化地提升孩子的識字能力。
這是一本立體翻翻書,約有400張超萌卡通圖,40頁精巧翻頁,翻開機關看里面,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趣味性強、不枯燥,孩子有重復翻看的欲望,大大提升識字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