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親,你在家里是如何教育孩子的?(父親教育孩子采用的是怎樣的方式)
#輔導孩子做作業是渡劫嗎#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教育如果從孩子出生第三天開始,就晚了兩天。——筆者寄語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于2021年10月23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賦予了家長對于孩子家庭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究竟應該對孩子進行怎樣的教育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呢?本文將重點探討父親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的責任與作用。
如何做個好父親呢?這是許多父親疑惑的問題,因為幾乎是每一個父親都會對孩子的生活關懷備至,但是,怎樣引導孩子健康成長,也就是對孩子進行正確有效的教育方面的確還存在著誤區,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1)開發他們學習的意念
父親在孩子學習上的教育責任,主要是開發他們學習的意念,幫助并引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養成良好的習慣。
孩子的教育需要父親親身參與,不是僅供給兒女金錢與時間就可完成的,一定要從孩子很小就開始教育他們。
學習的三個條件是智力、經濟能力和動機。這三者中尤以冬季最為重要。假如孩子沒有學習的意圖與動機。父母的金錢絕對無法幫忙;假如有動機,就算智力平常的人也可進入大學或進行高深的研究;即使父親無力供孩子念大學,動機強的孩子仍然會自己想辦法受到高等教育。
因此,父親對兒女的最好幫助是引發并保持他們的學習動機。由于每個正常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學習欲望與本能,父親所要做的便是培養這種欲望和本能而已。
(2)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一個孩 子最初的學習經驗對他將來的學習生活有重大影響。假如父親了解一點教育方法, 他就可以想辦法教育兒女,使他們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有趣的事,孩子有了這種快樂與經驗,他在學習上就向前邁了一大步。
對父親來說,這并不是一件難事。從嬰兒時期開始,父親就可以和他做那些一面學習、一 面 娛樂的游戲,這些游戲雖然簡單,卻是兒童學習的過程之一。父 親子的參與與否都會影響孩子學習的態度。
行為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到兩三歲時,他對學習的態度就可以定型。一個孩子如果早期在學習上的努力經常失敗,他不久便認為自己注定失敗,所以就不必再費神嘗試。相反地,假如他在最初的學習中獲得成功,他就會不停地繼續學習新東西。
(3)關心孩子的學校生活
當孩子入學以后,父親要表示出他對孩子學校生活的關心。父親可以時常詢問孩子:“有沒有做你的家庭作業?”“學校里有什么新聞?”等類似問題。假如孩子知道父親關心他的學校,愿意見他的老師,愿意參加學校的活動,甚至幫助孩子完成一件與學校有關的工作,孩子就會認為自己上學的事非常重要,因此他就會特別的勒奮。
(4)培養家庭中的學習氛圍
父親要在家中培養起一種學習的氣氛。培養這種氣氛的方法是:家中的人都喜歡討論一個新的意見。孩子提出問題時,不論它多么幼稚,一律受到父母的歡迎。父親要學著聽兒L女的問題,并且鼓勵他們問問題。
回答孩子的問題時所用的語言詞句應適合兒女的理解水平。我們常常聽到一些父母說: “ 我家的孩子頭腦不壞,但就是不用功。尤其是家庭作業呀,不督促他,他是不會做的。”
的確,把馬牽到河邊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可是要強迫它喝水卻不一定辦得到。 孩子也是如此,不想用功的孩子,即使坐在書桌前,也絕對不會用功的。雖然父母在一旁不停地督促, 這只會增加孩子的不高興,就是翻開了課本或筆記本,也沒有辦法讓書本中的知識跑到腦子里。
那么,增進孩子的學習意念,到底應該注意哪些地方呢?
(5)真誠與孩子溝通、相處
人與人之間相處,真誠的態度是獲取彼此好感的靈丹妙藥,父親與孩子溝通、相處,更是如此。
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多種多樣的。但自古以來,最親近的莫過于父母與孩子的關系了。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青少年的日趨早熟,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隔閡也越來越明顯了。
一個女同學曾對她的老師說:“ 我跟爸爸在一起的時候,總覺得無形之中有什么東西隔著我們,只能找一些干巴巴的廢話來說……”這是親生骨肉之間應有的感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