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玩好動(讓幼兒愛上運動)
滑步車、滑板車、小籃球……如今的公園里多了些自帶“裝備”的小運動達人,今年5歲的劉奕萱就是其中之一。小小年紀的劉奕萱已經可以用小輪車做很多花式動作了,爸爸劉華山說:“劉奕萱是從滑步車開始的,看到公園里有些小朋友的自行車后輪上有兩個突出的‘橫桿’,我們叫它‘火箭炮’,出于好奇她開始嘗試,到現在已經玩了大半年的時間了。”
孩子行為習慣,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一生影響極為重要,特別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父母的身教為榜樣,家長你做到了多少正向榜樣。?
劉華山說,自行車是一項可以終身受益的體育運動。“小輪車非常適合小孩子,劉奕萱選擇的是平地花式,對于場地要求低,只要地面平整就可以,因此公園、廣場、小區樓下都是她的練習場。” 劉華山說,“一開始因為動作不到位經常摔跤,但是她從來不哭鬧,會爬起來再嘗試,現在還是我的小老師。小輪車不僅讓她變得勇敢,也很好地鍛煉了她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小小老師講起動作來有模有樣。”
兒童運動要符合身心發展特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特別是2至6歲的兒童,應該加強摸爬滾打、跑跳走躍等的基礎動作技能訓練。在訓練過程中,不僅可以強健肌肉和增強兒童心肺功能,提高身體素質,更能促進兒童大腦發育,專注力、記憶力、思維邏輯能力等也因此得到鍛煉和提升。
河北師范大學教授趙煥彬認為,兒童體育項目不應該只局限于足球、籃球等,特別是幼兒體育,應該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特征來計劃,包括身體發育情況、心理發展情況、感官系統等進行綜合考慮,否則容易出現拔苗助長的情況。
趙煥彬說,年紀比較小的孩子適合一些低強度、高密度的活動,強度過大的運動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展,兒童動作發展的規律在他們生長發育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趙煥彬近幾年一直在做關于功能性動作教育的研究,他認為,幼兒功能性動作教育是根據幼兒生長發育、動作發展和機能提高規律,依據人體的結構與功能確定的動作屬性,對幼兒身體成長、認知、情感、性格等全方面發展的一種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系統化的教育過程。
●●●
培養孩子終身運動的習慣
“愛玩”和“好動”是孩子的兩大天性。讓孩子喜歡運動,可以引導孩子做一些簡單的體育游戲,或是他們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如簡單的爬、走、跑、投,有韻律的體操,有趣味性的球類游戲。這些都對幼兒有較強的吸引力,能夠讓幼兒有參與的主動性,多進行嘗試選擇適合他們的運動。
此外,可以帶孩子去觀看體育比賽,培養他們對體育的興趣。除此之外,父母的陪伴十分重要,要和幼兒一起做游戲,通過運動,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愛,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另外,也可以讓幼兒多和小伙伴們一起做游戲,讓孩子在集體活動中獲得成長。
趙煥彬說:“幼兒期是培養孩子終身健康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時期的孩子活潑好動,是進行體育活動的最佳時機,此時培養動作能力和運動興趣,更有利于孩子接受。其次,幼兒期也是孩子身體發育和智能發展的起步階段和奠基時期,更是未來生活習慣定型的初期,其間獲得的經驗易于鞏固和長久。長期追蹤研究發現,性格開朗、活潑好動的幼兒在成年后大都不會出現肥胖癥狀,并將體育鍛煉作為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部分圖: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