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爸媽不在家(為了安全起見,小孩不應該被單獨留在家里)

今日,兩名90后沈東、陸曉婷兩名銀行工作人員徒手接住6樓墜樓女童,在朋友圈中,獲全網點贊無數。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朋友圈中評價:一手接住一家人的幸福!一手接住孩子的未來!一手托起了祖國的花朵!
在日常生活中,不止是這種孩子沒看好墜樓的事件頻發。由于沒有看管到位,安全教育缺失,許多令人心痛的孩子溺水事件也不斷發生。種種威脅孩子生命安全的事件,體現出來了家長和孩子們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識不到位,父母對孩子安全照顧的確實。據統計我國兒童0-14歲因意外溺水死亡占6成之多,每年約有3萬名左右的兒童死于溺水事故。
在我們的生活中,國家安全教育、學校安全教育等一直提醒我們家長,孩子的安全不能忽視。對于一個家庭孩子的健康安全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孩子的安全出現了差錯,整個家庭就會蒙上一層陰影。在生活中各個方面都涉及到安全教育因素。
作為家長,首先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從而更好的教育好孩子的安全意識,在安全方面不要過多的溺愛,引導孩子掌握自我保護的各種技能。
放學的路上,要教育孩子遵守交通安全守則,家長接孩子要注意遵守紅綠燈,特別是騎著電動車、三輪車的,更要小心;在家中要正確使用家用電器等知識,講授安全用電、用火知識,并讓孩子養成“人走電斷”等好習慣,切勿麻痹大意,孩子獨自在家時,不要隨意給陌生人開門等。
出去游玩時,要做好孩子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和監管,充分認識溺水事故的危害性,要根據自己孩子的身心特點,選擇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切實讓孩子做到“三不準”,即:不準孩子私自去水庫、渠道、山塘、河流等水域游泳,不準孩子擅自與他人結伴去山塘、水庫、渠道邊等危險區域玩耍,不準孩子擅自去水庫、山塘、河流等水域釣魚摸蝦,要求孩子在節假日外出須征得家長同意,讓孩子能深刻認識到溺水事故的危害,從而避免溺水事故的發生。
家是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家庭教育做到位了,國家安全教育才能更好的深入進行。我們從小要教育孩子遵紀守法,學會自我保護。不做危險性的游戲,不打架斗毆、不能攜帶管制刀具。遇到危險要機智解決,要加強遵紀守法觀念的教育。使兒童安全教育緊跟國家安全教育的步伐,從小抓起,通過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一系列活動,從而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從小時候就大力提高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要動員政府和全社會共同參與到維護國家安全的各項工作中來。國家安全教育無小事,維護國家安全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只有人人參與,人人負責,國家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才能真正獲得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