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成績太差(高一成績特別差還有救嗎)
高一期末考試后,看到成績單,有學生開始放棄了,有家長開始崩潰了!有人咨詢: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高一成績墊底,很自卑,焦慮害怕,怎么辦?
高一最難的,不是知識,而是心理!很多初中成績不錯的學生,到了高中掉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心理出現了問題,一旦心理出現問題,就會出現厭學情緒,所以高一學生出現的玩游戲、談戀愛等問題,往往都是逃避現實的一些表現。而作為家長,在高中階段幾乎幫不上任何忙,所以很多家長感嘆:高中真的太難了
所以,無論老師還是學生、家長都要正確認識、認真對待這個問題!
第一、正確對待高一的排名
能考上高中的學生,都是初中表現非常不錯的學生,甚至是非常優秀的學生,因為現在多數地區的高中錄取率只有50%左右,很多城市是低于50%的,那些成績不好的同學,早就被中考淘汰了。
但是,到了高中,這些學生又會區分個一二三來,重新排名之后,原來的第一名,現在也可能變成倒數第一名,這非常正常。成績越好,面臨的競爭越大,比如在重點高中,倒數第一名也曾經是初中的優秀學生。
現在的排名,只是相對的,而且還是暫時的,因為每個學生的適應能力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適應早,成績就會領先,而那些適應能力慢的學生,就要精力更長的時間。
第二、焦慮產生的原因
關于焦慮產生的根本原因,我非常認同下面三句話:
1、能力不足,夢想又多,無非是貪心;
2、愿意付出,又不肯拼,無非是妄念;
3、反復糾結,過于矯情,無非是軟弱。
其實,高一開始的排名,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反映出你的能力的,如果你的中考成績排名在班里倒數,但是你還以初中的排名來定位自己,非要自己考班級前幾名,這個時候就是貪心的表現;成績不好,又不愿意全力以赴地去拼命追趕,這個時候的焦慮,就表現出妄念;真正的強者,不是沒有眼淚,而是含著眼淚奔跑的人,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你的焦慮就是矯情,就是軟弱。
第三、出現這種問題,應該怎么辦?
認識到自己的問題產生的根源,接下來就是應該如何做的問題了。
首先,要正確定位,確立切實可行的目標。
有目標是好事,但是目標太高,自己怎么努力也達不到,這樣的目標起不到激勵作用。根據研究表明,最能激發學習興趣的,是找到“最近發展區”,所謂最近發展區,就是自己有能力達到,但是還沒有達到的目標,找準這個目標,去努力,就會獲得成就感,從而排除焦慮,增強學習的信心。
其次,找準方向,全力以赴。
初中的時候,努力就可以見效,而高中課程的內容決定了努力也不一定能見到效果,找準方向非常重要。如何找準方向?就是要向周圍成績好的同學學習,向老師請教,不要悶著頭學習,找到高中學習的方法、技巧和要求。比如數學,刷題很重要,但是基礎知識更重要,如果基礎不過關,刷題越多,錯得越多,就會越迷茫。方向不對,越努力,越窘迫。
最后,堅持就是勝利!
高一是高中最難的階段,甚至比高三還要難,因為這個時候,學生面臨著轉折和適應。高一要學9門學科,作業多到你不可能做完,多數學生即便是熬夜學習,也不可能做完作業,更不要說什么學習方法和做題技巧了。根據我對重點高中學生的觀察,每個班也只有前面幾個學生能兼顧9科的學習。
但是,到了高二分班后,學習的科目少了,科時多了,老師講解更深入仔細了,很多學生的成績就慢慢趕上來了 。到了高三,經過幾輪復習,很多以前不懂的知識點都能突破。
所以,高一跟不上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放棄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