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是不是抗壓能力太弱(越優秀的孩子越容易抑郁)
我這篇文章,獨家從大腦發育的角度,告訴你壓力如何轉變為抑郁,又是怎么影響孩子行為的。
孩子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這里有一份可怕的數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目前,中國有高達5400萬人有著和抑郁相關的問題,也就是100個人里,有4個人可能患有抑郁癥,而且這其中一半人的抑郁癥都是在14歲之前出現的。從1960年至2002年,患抑郁癥的概率是之前的5~8倍!
難道我們今天的社會比二戰時期給孩子的壓力都更大了嗎?還是孩子的抗壓能力變弱了呢?
別著急,要想搞清楚以上兩個問題,我們先來看以下的兩種壓力,你預測哪一個給孩子帶來的壓力更大?
美國芝加哥的一個15歲的學生亞當,住在貧民區,他和哥哥一起逛街時,一輛汽車開過來突然伸出了一把槍,射殺了他的哥哥。
面臨這樣的暴力事件,他每天還不得不步行走過那個街道去經費緊張的公立學校上學,他變得很難集中注意力聽課,睡眠也變得很不好,成績一直下滑已經到了要留級的程度。
另一個15歲的孩子薩拉,住著豪宅,在華盛頓特區的一所豪華私立學校上學。
她的父母希望她在PSAT考試中能爭取到全國績優獎學金。因此薩拉除了要練習打曲棍球,當志愿者,每天還要做3~4個小時的家庭作業。
雖然薩拉的成績相當不錯,但她的睡眠質量很差,開始跟父母頂嘴,受到頭疼的困擾。
我們能感受到,亞當所在的環境非常沒有安全感,每天都有碰到突發暴力事件的可能。那么薩拉面臨的壓力又有多大呢?
科學家把薩拉的腦掃描成像和亞當的進行對比,出乎意料的是看到兩者具有驚人的相似性,尤其是涉及應激反應系統的腦區。
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富足又競爭激烈的硅谷,有80%的高中生報告自己的焦慮程度處于中度到重度的水平。
薩拉面臨的是一種慢性壓力,會對大腦造成嚴重的破壞。而中國的大多數孩子,其實也面臨著和薩拉一樣的慢性壓力,導致出現脾氣暴躁,叛逆或者厭學等等情況。
所以我們有必要打開我們神秘的大腦,看下壓力在里面到底是怎么樣影響我們的行為的!
經常聽有些家長說,我家孩子天生抗壓能力弱,日常考試都沒問題,但一到大考就緊張,發揮失常。其實啊~~~
這根本不是天生的抗壓能力弱,而是腦中的化學物質搗亂引起的!
這根本不是天生的抗壓能力弱,而是腦中的化學物質搗亂引起的!
這根本不是天生的抗壓能力弱,而是腦中的化學物質搗亂引起的!
(重要的事說三遍!)
原來啊,在我們大腦中有“三個兄弟”,是專門調節壓力和控制行為的,一旦它們出問題了,那孩子肯定會發揮失常!
第一個是在大腦前部的“前額皮質”,是用于控制行為和判斷決策的——別名“駕駛員”
第二個是在大腦兩側的“杏仁核”,是控制情緒的,對恐懼、焦慮特別敏感——別名“敏感少年”
第三個是在大腦內側顳葉的“海馬體”,負責存儲記憶的——別名“學習委員”
這就好比在大腦中有一個駕駛艙是專門控制我們的行為的,“前額皮質”這個駕駛員,它監控和調節著大腦。
如果你經受過大的壓力,就會導致“前額皮質”掉線,他不工作了。
你有沒有經歷過,當你和別人吵架吵得特別兇的時候,突然口干舌燥,發不出聲了,這時候就說明你的“前額皮質”掉線了,導致你失去了理智和功能失常了。
這時候你的本能會馬上激活“杏仁核”這個敏感少年來接管駕駛艙,分泌大量腎上腺素來抵抗壓力。
也許你聽說過,某個小孩被汽車壓到,他的家長情急之下能把車抬起來,這是真事兒,就是腎上腺素起的作用。
壓力過后,“杏仁核”中的腎上腺素一般會迅速回落,但是如果壓力一直持續的話,就會導致腎上腺素無法回落而進一步分泌皮脂醇。
如斑馬遭受了獅子襲擊,但僥幸逃脫了,它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水平會在45分鐘內恢復正常。
相比之下,人類身上的皮質醇會一次保留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而長期較高的皮質醇會殺死“海馬體”里的細胞,所以學習委員海馬體會特別虛弱,存儲記憶就會出問題。
這就是為什么壓力過大時,孩子會什么都學不進去,考試前明明背好的知識點,公式,一到大考腦袋一片空白。
所以孩子抗壓能力之所以變弱,為你總結成一句話就是:大腦中的駕駛員“前額皮質”被壓力弄掉線了。
接管的敏感少年“杏仁核”為了對抗持續的壓力,分泌了大量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殺死了負責記憶的學習委員“海馬體”里的細胞。
從而導致孩子學什么都記不住,因而變得更加焦慮甚至抑郁,成績一落千丈。
所以啊家長們,當孩子出現考試成績明顯下滑,學東西老記不住的時候,不要再怪孩子笨,不用心,不努力了!那是他壓力太大,大腦中的駕駛員掉線了造成的,他也不想啊!!!
那怎么才能提升孩子的抗壓能力呢???
你可能會說,最關鍵是想辦法讓大腦里的駕駛員——“前額皮質”不掉線啊,讓他能正常工作,掌控好局面啊!
沒錯,你說的很對!“前額皮質”的正常運轉非常重要!
但是,但是,但是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壞消息是,“前額皮質”的控制能力要到孩子25歲左右才會最終發育成熟!
也就是說在此之前,如孩子面臨長期的壓力,會導致杏仁核中分泌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不斷升高,從而導致“前額皮質”無法發育到它應有的成熟度。
這就是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被壓力影響,患抑郁癥的原因!
天吶!“前額皮質”要到25歲才發育成熟,那我們對于青少年患抑郁癥的問題就沒有辦法了嗎?
放心~~~辦法還是有的!
只是孩子要靠自己的力量去發展自己不成熟的“前額皮質”是非常非常困難的!
要想提升孩子的抗壓能力,關鍵是需要父母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點:聊聊自己的糗事——提升孩子壓力的耐受力
你可以和孩子聊聊自己經歷的一次比較大的壓力,你當時的心情和狀態是如何的“喪”(一定記得把悲催的情形描述得越詳細越好),然后你是怎么應對的,最后結果如何。
然后讓孩子也談談他對于當前壓力的感受,一定要讓他親口說出來,然后再讓他跳出來,站在旁觀者的視角來說:“嗨,壓力,對付你有以下幾種方式哦,最糟糕的結果無非是xxx。”
因為只有讓孩子在面對壓力時,認識它,表達它,最終才能駕馭它!
第二點:排毒——讓孩子甩開不必要的毒性壓力
首先,并不是說碰到壓力就一定是壞事啊,壓力是分品種的,共分三種:正向壓力,可承受壓力,毒性壓力。
比如說在上臺表情唱歌之前,你或多或少會有些壓力,這里面包裹著不安、興奮和期待,等表演結束后又感受到一種滿滿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這種就是正向的壓力,通常會讓孩子表現得越來越好。
而如果父母經常當孩子的面吵架,快要離婚了,但是父母會和孩子進行溝通和安撫。
對于孩子來說,他還有時間恢復過來,這就是一種可承受的壓力。
但是像開篇提到的15歲女孩薩拉,她雖然看上去很優秀,卻長期處于要在PSAT考試中爭取到全國績優獎學金的壓力中,這種壓力什么時候結速遙遙無期,又缺少父母的支持,她總是莫名的發脾氣,這就是一種毒性壓力。
毒性壓力的特點是在缺乏支持的情況下,以杏仁核為主的應激系統被頻繁或長期地激活,使孩子在這種慢性壓力下產生一種長期的疲勞感和緊張感,最終導致抑郁癥。
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給予孩子支持,不要讓孩子經受毒性壓力。
而在很多的中國家庭,父母卻是給孩子造成這種毒性壓力的源頭啊!!!
因為很多父母長期被四種錯誤的觀念所誤導,為了保證自家孩子不落下風,為了自己的面子,自身就很焦慮,導致整個家庭都被這種焦慮情緒籠罩著。
家長最主要的四個錯誤觀念就是:
1、通往成功的路徑是一座獨木橋,而自己的孩子萬萬不能被別人擠下來。
這就是大家都拼命地上名校,拼命地去買學區房,然后讓孩子去參加補習班的原因。
這個觀念很明顯是不對的,因為人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上大學不是成功的唯一標準,而人生也不是一場只有你死我活的游戲,人生是一場無限游戲啊!
2、如果你想擁有好生活,在學校里就得擁有上佳表現。
要知道,有贏家就有輸家,而且往往輸家比贏家多。
而這種錯誤的觀念的惡果是,大多數孩子不是被逼得太過急躁,就是破罐子破摔,放棄了所有去試錯的機會。
3、催得越緊,逼得越狠,我們的孩子就能越成功,長大后就越有出息。
像《虎媽戰歌》這樣的書對吧,他只是短期內看到這個孩子拿到了多少個證,但是長久,往十年、二十年以后看,你會發現,給這些孩子內心所造成的傷害和他內驅力的損傷,是無法計算的代價。
4、今天的世界比以往要兇險得多,家長必須一直緊盯著孩子,才能確保他們不被傷害,也不至于讓孩子闖禍。
而實際上現在的社會要比我們那會兒安全得多,整個犯罪率都在大幅地下降,城市里到處都是攝像頭,所以整個的安全性在不斷地提高。
只不過是因為我們的視覺窄化,我們看到那些新聞把我們嚇壞了,所以我們才會變成一個直升機父母,天天在孩子的頭頂盤旋。
所以家長要想孩子甩掉毒性壓力,關鍵是家長自己要先改變,不要陷入到以上四種錯誤的觀念當中,不要成為孩子焦慮的源頭!
看到這里,希望你可以和身邊的孩子說:
“孩子,家就是你最安全的港灣。
外面的壓力已經夠大了,媽媽/爸爸很愛你,所以不希望再給你增加任何的壓力了。
成績考得好,我們為你高興,成績考得不好,你也不要著急,凡事盡力做了就好。
這是我們能夠給你的最好的禮物。”
也許你這樣說了后,孩子卸下了包袱,有機會發現了ta發自內心熱愛的事物,找到了學習的動力,過上了超越你想象的幸福人生也說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