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24小時在線 筑牢抗疫心理防線

面對疫情,有的人會產生緊張、焦慮等情緒,當這些負面情緒無法自我排解的時候該怎么辦?在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為引導公眾科學應對疫情,幫助市民特別是青少年學生、醫務人員、志愿者等緩解心理壓力,從3月17日起,團市委依托沈陽市12355青少年綜合服務臺,開通24小時免費心理援助熱線:12355-1。
“對廣大市民特別是青少年來說,抗擊疫情不僅要遵守各項規定,做好日常防護,還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團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援助熱線的志愿者們都是具有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經驗的心理學專家,可為大家提供心聲傾聽、心理減壓、危機干預、暖心陪伴、權益保護等心理服務項目。除12355-1熱線外,各位心理學專家也可接受電話咨詢。

哪些情況需要尋求心理幫助?
●心情持續低落,并伴有焦慮、軀體不適或睡眠障礙等癥狀。
●明知不必要、但又無法擺脫并反復呈現的觀念、情緒或行為,如反復洗手、反復擦拭物品、不敢外出、不敢和人接觸等。
●過分關注自身健康,盡管沒有出現病癥,卻一直懷疑自己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如何應對這些負面情緒?
●不要相信來源不明的信息,要相信官方通報,以免對疫情產生錯誤判斷導致恐慌。
●去做一些平時感興趣的事,讓新的興奮點沖淡負面情緒。
●多想想自己成功的事,想想能讓自己開心的事,告訴自己“疫情終會過去”。
●如果已經產生負面情緒,可以向親人、朋友傾訴,如果負面情緒非常嚴重,及時尋求專業心理幫助。
沈報全媒體記者:曲俊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