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抑郁就是矯情(產后抑郁癥是矯情嗎)
韓星雪莉,在25歲的花季年齡選擇了自殺。這個震驚的事件,引起國內外媒體爭相報道。我們無法揣測背后的不堪,但確定的是,她飽受過抑郁癥的深惡折磨。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看到這兒,您是否也想起了什么——XX產婦因產后抑郁,帶著剛出生不久的孩子跳樓身亡……
這周一門診,一個產后復查的新媽媽說:“醫生,我好累,活著沒意思……”

什么是產后抑郁?
產后抑郁(post partum depression , PPD),是指產婦在分娩后出現情緒低落、沮喪、易激怒、煩躁、甚至有自殺或殺嬰傾向等一系列癥狀為特征的心理障礙。
有的新媽媽還表現為對生活、對家庭缺乏信心、主動性下降,流露出對生活的厭倦,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低下、體重減輕、早醒、疲倦和乏力。這些多在產后2周出現,產后4~6周癥狀明顯。
PPD發病率國內報道為3.8%~16.7%,而事實是尚有許多PPD病人未被發現。中國婦女報報道,每10個產婦中就有一個患PPD!這不是“皇后病”而是“鬼門關”。
產后抑郁更“喜歡”哪些人?
? 個性內向、自卑、脆弱,情緒不穩、易緊張、多思多慮、敏感多疑的人;
? 有憂郁或精神病的家族史;
? 曾經有過不孕不育、胎停育、自然流產、胎死宮內等不良孕史;
? 青少年孕產婦,身體、心理準備不足;
? 懷孕過程不順利,有孕期的合并癥:如妊高癥、早產等;
? 孩子健康有問題;
? 家庭關系不和睦,夫妻關系緊張;
? 孩子的性別與期望值不符;
? 有金錢或工作方面的問題;
? 隔代養育,兩代人生活習慣及育兒觀念不同等。
患了產后抑郁怎么辦?
產后抑郁不會自動消失,如果癥狀持續超過2周,應該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
PPD預后良好,約70%的病人在適當的藥物或心理治療后于一年內治愈,但再次妊娠有50%的復發可能。
PPD的新手媽媽該怎么做?
? 尋求幫助,咨詢心理學專家或醫生;
? 與自己的伴侶、母親、朋友和親戚公開談論自己的感受;
? 請親戚或朋友或專門的服務人員幫助一起照顧嬰兒;
? 得到足夠的睡眠和休息來幫助自己恢復,以便于有精力去照顧嬰兒;
? 如果有入睡困難,尋求醫生的幫助;
? 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合理的鍛煉,比如散步和其它運動;
? 嘗試不要擔心瑣碎的事情,照顧新生嬰兒的同時不要逞強去做別的事;
? 減少不必要的工作,不要苛求完美、面面俱到;
? 接受心理治療、行為干預或藥物治療;
? 對抑郁了解越多,越有助于痊愈;
? 積極尋求社會支持:國家福利機構和社會公益組織。
給爸爸的建議
新媽媽出現抑郁問題,可能自己都沒有察覺,或者努力掩飾。爸爸是新媽媽關系最密切的人,是這個階段她最信賴并最可以依賴的人,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關鍵。
爸爸如果做到以下這些,您和您的妻子都會更順利的度過這個階段:
1、她令人失望的言行可能是抑郁造成的;
2、抑郁不僅是個人的問題,它是生孩子這件事的一個組成部分;
3、新媽媽習慣掩飾,她的實際情況可能比看起來嚴重得多,能坦誠溝通很重要;
4、對抑郁的認識和了解,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5、識別生活中的刺激源并盡可能改變,是解決問題的第二步;
6、有了孩子,生活將會發生改變。是時候重新確定生活的優先順序了:照顧孩子、加班、交際應酬、父母的面子、家族關系的維護、個人嗜好;
7、一個受抑郁影響的人的狀態與醉酒或被藥物控制類似,不要由此對一個人進行判斷,或者做出重要決定;
8、自責、指責他人和被指責,從來都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人們常說,女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做媽媽。我們希望生孩子可以成為女人一生中最驕傲、最幸福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