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絕對干貨)(孩子分離焦慮怎么處理)
嬰兒最早在六個月的時候就會顯現出分離焦慮的征兆來,但對干大多數的寶寶來說,最難受的時候是在十三到二十個月之間。這個年齡隊的寶寶剛邁人幼兒階段,已經意識到自己是個完全獨立于父母之外的個體。夜間哭鬧有可能就是分離焦慮的表現 —和爸爸媽媽分開睡對孩子來說是件可怕的事情。幼兒會先了解分離的含義,然后才會明白重聚的概念,他們可以從你的行為中看出你將要離開。分離的焦慮在你還沒邁出門檻的時候就開始醞釀了,而且焦慮是可以傳染的。你越是不放心離開寶寶,不放心把他交給別人看護,你的寶寶也會越發憂慮。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分離焦慮有許多表現形式。你的孩子可能會在你離開房間時哭泣或者因為知道你要離開而拒絕被放下。有些孩子會一整天都跟在他們父母的身后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最讓家長難受的情景之一就是把一邊哭一邊黏著自己的孩子送去幼兒園。這種折磨會讓父母的心揪在一起,甚至讓你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
好消息是,分離焦慮總會過去,而且有辦法控制。以下是一些能夠幫助你和孩子適應分離的辦法:[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提供一個過渡性物品。鼓勵孩子依賴一個過渡性物品,如果可以抱在懷里的毯子或毛絨玩具,你可以在嬰兒早期就把這樣的初品送給孩子來培養他們對它的依戀。寶寶喜歡絲綢制品,那有觸感會讓他們重溫在子宮里的安全感。
用頻繁的短暫的分離來讓孩子逐漸適應。如果你預先知道要離開一段比較長的時間,為了讓孩子有充分的心里準備,可以不時地離開孩子一會兒,例如去鄰居家待一會兒或者快速地出門辦點瑣事。和寶寶演習一下短暫的分離,告訴孩子你要去隔壁的房間,但馬上就回來。
讓你的保姆早點來。如果你雇了人來看護孩子的話,可以讓她(或者他)早一點來,好讓你們三方能花一些時間在一起,然后再離開。
高高興興地離開。如果你想讓寶寶把你的來去當成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就不要偷偷摸摸地走。盡管偷偷走開會讓你覺得更好
受一些,但對于孩子可不是。你應該讓他看到你離開,即使他眼里含著眼淚。如果你總是溜走的話,他會更加擔心你會隨時消失。你要說再見,然后盡量讓他忙于一個有趣的活動來分散注意力。
不必內疚。最后一點是不要因為孩子的眼淚而有負罪感。要知道這都是暫時的,你和孩子都會熬過來的!但不要不在乎孩子的痛苦,也不要因為孩子吵鬧著不讓你離開而對他們發火。父母時而會因為孩子的依賴而感到滿足,但時而也會因為他們的黏人而感到焦躁和厭煩,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情緒。所以,父母要設法在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尊重孩子對安全感的需安之間找到一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