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成幼兒園小朋友文明禮儀(小班常規教育懂禮貌的小朋友)
幼兒時期是一個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基本禮儀的最佳時候,所以,夯實這時期的教育基礎,以后育兒才會更加事半功倍!
孩子行為習慣,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一生影響極為重要,特別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父母的身教為榜樣,家長你做到了多少正向榜樣。?
今天,一些來看看孩子在幼兒園時期應該具有哪些好的行為習慣以及基本禮儀吧,家長做筆記掌握,孩子更優秀哦~
一、生活習慣養成標準
1、養成早睡早起的作息習慣,能夠獨立安靜的入睡。
2、進餐時不挑食、不偏食、不大聲講話、不東張西望。
3、養成良好入廁習慣,知道及時如廁、不尿褲子。
4、養成愛喝白開水的習慣,喝多少接多少,不浪費水,冷熱水也要學會分清。
5、知道穿脫衣服的順序,不穿反鞋。學會獨立穿鞋子,分清左右。
6、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不用衣袖擦鼻涕,不在衣褲上擦手,保持衣褲清潔。
二、學習習慣養成標準
1、學會一頁一頁翻書,懂得珍惜書、愛護書。
2、坐姿端正,課堂上懂得舉手發言。
3、學習正確的閱讀坐姿:看書時上身挺直、雙腿放正,閱讀時注意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桌子一拳遠。
三、禮儀習慣養成標準
1、入園時,能夠不哭鬧,自己走,不用成人抱,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2、培養幼兒要愛護公共設施,了解取放物品的禮儀,輕拿輕放。
3、在家時,不要大聲喊叫,不要用力拍門,讓幼兒學會有禮貌的接待客人,能夠主動和客人打招呼。
4、公共場合時,講話聲音主動變小,不喧嘩,不哭鬧,不打擾別人。
5、基本禮儀:能夠在成人引導下使用禮貌用語,比如,“早上好”、“你好”、“再見”;能夠禮貌稱呼人,比如“老師”、“爺爺”、“奶奶”、“阿姨”等。
6、知道遞接物品時,眼睛要看著對方,雙手遞接。
END
對孩子的教育,言傳身教最重要,想讓孩子學會良好的習慣,以及懂得基本的為人禮儀,在日常中父母的以身示范很重要,家長是孩子永遠的老師,想讓孩子變得棒棒噠,我們也開始注意言辭行為,做個優秀的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