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高二不想上學(高二孩子不愿去學校)
小哩是一個高二的女孩,學習成績一直是父母引以為傲的,自從上了高一,就開始有了不想去上學的想法,慢慢地每周至少請一到兩次的假,說就是不想去學校,問她為什么?她也沒說出個所以然,跟老師溝通過也沒發現發生什么事,這讓父母感到很不安心,媽媽想帶孩子來咨詢,孩子不愿意,只有自己先來咨詢問問該怎么辦?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我沒再深入了解孩子更多的狀況,而是反過來問媽媽,你家從去年開始有些什么重大事件發生嗎?或者你和先生的感情有什么變化沒有?
媽媽想了想,這兩年家里倒沒發生什么事,不過,就是跟她爸爸的感情出現了一些問題,也在鬧過離婚,確實是孩子上了高中之后發生的,但是都是避著孩子的,沒告訴她,她估計不知道。
我點點頭,這就可能是了……,為了確認我的猜測,接下來給媽媽做了一些測試。
就當今的社會環境里能讓父母寢食不安關于孩子的問題一般有學業、成績問題,重嚴重一些或是偷竊、自傷、自殺、傷他、休學、退學等。
不管是以上哪種問題,孩子所有的問題,深層的原因可能有五個:
第一,孩子在成長中不同的階段可能有一些創傷。
比如孩子在成長過程程中有時候需求受到養育者的忽視,或者因為調皮搗蛋被呵斥而受到驚嚇,或者認為孩子做某些事不對過度苛責……等很多很多作為養育者沒有留意到的一些言行不可避免對孩子產生的傷害。
也有可能孩子在外面受到一些傷害沒有及時處理的,比如摔跤摔狠了,當時需要父母家人的安慰和保護沒有,比如在學校受到欺負,等等。
以上這些問題只需要對孩子做一些創傷處理就好,讓卡在當時的能量或情緒流動起來,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第二,孩子的問題,總在提醒父母的關系現在如何?
父母之間的感情好不好,過得幸福不幸福,孩子都不用親眼見證,孩子是天然的敞開體,這其中流動的能量她自然能感受得到,欺騙不了她。
以上案例后面經過對媽媽做工作,得知小哩就是如此,她雖沒看到什么,但是她能感受到家里氣氛不對,她的潛意識害怕父母會分開,想留在家里守著,看好父母,所以不想去學校。當媽媽在意識空間對女兒說她會跟爸爸好好光溝通,并且不會離婚,都會好好的,女兒松了一口氣笑了,一個月之后打電話來告知女兒已經兩周沒請假了。
這個問題的處理是父母的關系不管是分還是合,情緒上不再有糾結和痛苦,再跟孩子好好溝通,告訴孩子父母雖不在一起但對她的愛不會減少,問題也會慢慢淡化的。
第三,他在提醒父母的生命狀態需要改變。
有些父母在關系中過得不幸福,那她的關注力會在自己身上去感受過去事件給他帶來的痛苦上;或者父母本身負擔了原生家庭的包袱,父母的關注力就會被牽扯到那邊而不可能在當下小家庭里,這兩類父母的狀態都不可能活在當下,能量都在過去,生命質量也是不可能有多好,那孩子就會用各種問題的呈現去提醒父母,比如成績下降、無緣無故打架,輟學等狀態,父母需要處理好當下狀態過好目前的生活。
解決的方向是:父母自己需要去找專業的心理輔導。
第四,可能是家族中有一些其他成員的生命狀態不好。
孩子主動背負了家庭成員中其他一些人的生命狀態,被忽略、被遺棄的,墮胎的,被否定的一些家庭成員等。
孩子會主動認同那些家族成員的情緒感受,這個是很多人看不見的,又是非常普遍的一個可能原因。
比如,有個孩子,因為計劃生育所以把她之后懷孕的孩子打掉了,那這個孩子作為姐姐她會感應這份下向的能量,無意識里會做出一些讓自己過得不好的事情,比如像吸毒,或者其它毀掉自己幸福的事情等。
這種問題的處理方向:運用專業的心理輔導技術,幫助孩子區分、剝離并建立自己和他人的界限即可。
第五,這個原因是大家比較能夠看見并接受的現實中的學習壓力。
可能是學業壓力大,老師如何對待?如何被不公平對待,父母罵,老師批,然后孩子休學了,退學了,跳樓了等。
但是,這個現實壓力只是一個應急壓力,只是最后一根稻草壓在孩子身上,激發了他過去隱藏的,也許是兒時的創傷,也許是父母關系是憂慮,也許是家族成員的其它問題,他覺得絕望了,活不下去。
然而,我們只看到了這個最后的最顯眼的問題呈現,卻沒看到,孩子絕不會因為一個批評,詆毀,不公平對待而放棄自己的生命的,生命已經承受不了再多一絲負重而已。
這第五個原因是孩子出現問題在這五個原因中可能性最小的。
孩子不可能剝離家庭而獨立存在,如果你家的孩子出現在令你頭疼而自己處理不了的問題,想想看看是哪里出現了問題,盡量找專業的力量支持到你這個家庭,那也等于支持到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