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小孩子叛逆期應該怎么辦(兩歲的小孩叛逆期如何引導)
大部分時候,我們都覺得孩子的叛逆期,應該是12歲到16歲期間,那個時候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與我們之間矛盾重重,一言不合孩子就可能和我們對著干。
孩子叛逆期怎么引導?按孩子的心理成長過程來講,每一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的,針對孩子叛逆期的不同階段,父母的引導方法是不同的,賴頌強老師在講解孩子叛逆期怎么辦的課程里分析到,父母如何從孩子的心理,認知,情緒,行為,規則等方面綜合去引導。
但是孩子的叛逆期,遠遠不是那么簡單,其實大部分孩子在兩歲的時候,就進入了人生第一次“叛逆期”。
“terrible twos”——可怕的兩歲,是孩子第一次開始反抗大人的主體意識。那個時候,我們會發現寶寶不如原來那么聽話了,家長說什么,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抗拒,氣的一些媽媽忍不住要發脾氣。那么遇到這種情況后,該怎么辦呢?我們先來了解下孩子出現這個“兩歲叛逆期”會有什么具體的表現?
原因一、物權意識萌發
寶寶兩歲的時候,就開始萌生了物權意識。比如我們家孩子兩歲的時候,我吃了一口孩子的東西,他就開始拿手到我嘴里摳,并且顯得非常生氣。
這種事情相信大部分寶媽,也都深有體會。往往那個時候,我們都以為孩子是“自私、小氣”,認為非常不好,就給孩子講道理。其實這個階段出現這種情況,并不是寶寶自私,而是孩子對自己的物品有了歸屬權。
初生的掌控權,讓他下意識的找到自己的物品,從而建立起聯系。這個時候,家長不要操之過急,更不要覺得是孩子自私,這只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原因二、語言表達能力不夠
這個時期的孩子,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表現。那就是常常拒絕大人,開始學會“說不”。拿給孩子一個玩具,或者給孩子一個吃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識,反饋給家長的,往往是“不吃”“不要”等等。
一方面是孩子心里不喜歡,所以拒絕家長的幫忙;另一方面是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只能通過最簡單的方式表達。
原因三、一不稱心就又哭又鬧
細心地家長,會發現孩子這個階段非常難管。因為與寶寶溝通上存在問題,家長意會錯孩子的意見,孩子就會出現發脾氣的現象。
一起脾氣暴躁的家長,可能最直接的辦法,就會吼上孩子幾句,讓孩子安靜下來。這種辦法并不可取,只會嚇怕了寶寶,以后性格容易懦弱。
那么遇到這些問題之后,家長該怎么幫助孩子度過呢?
方法一、順其自然
孩子哭鬧,開始抗拒家長的某些行為,是正常的成長過程。這個過程中不要很強硬的阻止,順其自然一些,不要大聲呵斥責罵孩子。如果孩子鬧的兇的話,家長可以做一些簡單的疏導,孩子已經萌生了一些意識,雖然這些意識不成熟也不夠強烈。
方法二、不要動不動發脾氣
讓自己冷靜一些,真的忍不住的時候,可以把孩子先交給爸爸,或者老人,自己找個地方發泄完再過來。想一想,這畢竟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哪些言語過激的話,對孩子未來成長也是不好的。
方法三、轉移注意力
寶寶哭鬧不聽,你將道理孩子聽不進去,那可以試著轉移下孩子的注意力。可以是那個玩具,或者是找一些他感興趣的東西。孩子的意識還不是那么強烈,很容易被一些新奇的東西吸引。
方法四、試著給孩子立一些規矩
在這個特殊的“叛逆期”內,家長也可以試著給孩子立一些規矩。比如玩玩具的時候,限定在某一個區域,不能夠隨手丟東西等等。一些簡單的約束,也可以幫助家長更輕松的度過這個“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