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焦慮期家長怎么配合老師(家長對于孩子上網課的困擾)
今天老師的直播課剛開始有10多分鐘的時候,一年級孩子就開始問我: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上了幾分鐘啦!”
我說:“別管幾分鐘,老師把今天的練習題講完就下課了。”
“俺老師咋講這么慢啊!”
“什么時候下課啊!”
我忍住沒有再理他。老師講了30分鐘左右講完了,下課了。下一節直播課還沒開始,孩子趁下課時間打起了游戲。一邊打一邊說:“直播課開始了嗎?”一會自己切回釘釘說:“咋還沒開始啊?是不是卡了。”
我聽到想:孩子玩時也在想著什么時候上課啊!課間在學校和同學玩一會兒,在家沒同學玩,玩一會兒游戲就玩一會吧!畢竟他在電腦旁邊坐著的。這樣安穩自己就不會看到學習那么焦慮了。
有的家長嚴格,看不到孩子玩一下,這樣的結果是親子關系惡化,多數例子已經證明。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專家喬志宏建議:家長們不要對孩子抱過高期待,換位思考,保持情緒穩定,多關心多溝通。
因為孩子網上學習,家長的焦慮已經造成了社會的不穩定,有想跳樓的媽媽,有想出走的孩子等等。有的家長說:幾年的親子關系毀在了這兩個月;還有家長說有時想寧愿少活20年,一閉眼一睜眼孩子長大了結婚生子了。
孩子在家網課學習,天天見面,到底該怎么做好呢?建議:
1.我們可以聽專家的意見,家長對孩子在家網上學習不要抱過高期待,保持情緒穩定。
其實父母都是從孩子過來的,想象自己當孩子時,父母教育自己時自己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不要把自己的經歷再加在孩子身上。
聽聽孩子的心聲,一個孩子說:父母是改變不了的,只能改變自己。有用的就聽,沒用的自動屏蔽,不爭不吵,不過多交流,以免發生沖突。
2.父母可以少說話,點到為止,說的越多,孩子越煩。
大部分父母輔導孩子做作業是這樣的:孩子越小,低年級,父母輔導時情緒越不穩定,因為自己會,孩子不會,父母會想說:這么簡單都不會,怎么這么……隨著孩子上的年級越高自己情緒慢慢穩定了,說:現在小學生的題就這么難啊!等到孩子上了初中高中,不再輔導孩子做作業了,因為大部分題自己也不會,即使會也懶得思考了,父母眼里孩子成了整天玩手機不學習的人,看見就說“怎么不學習,又玩手機的”。孩子委屈地說:我一直在上網課,剛拿起手機你就說我,是不是恨不得我一天都扎在書堆里,只要玩一會兒就被說成不學習。
3.還可以多和老師配合,老師的話孩子聽。
孩子雖然抱怨老師布置作業,但是他也會按時完成,能按時完成作業就行,因為畢竟整天在家里,不看見孩子玩是不現實的。
我家孩子開始早上從來不起床讀書,自從老師布置了早讀任務并且要群里視頻打卡,孩子很積極地每天早上就起床讀書了。孩子從內心還是希望給老師一個好印象。
所以家長可以和學校結合,多發揮老師的威嚴,比如視頻早讀,上網課時連麥提問孩子回答問題等,這樣可以讓孩子專心聽課,要不然有的孩子掛在線上就玩起來了。
寫在最后:假期延長,父母孩子天天見面,父母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運用一定的技巧防止親子關系惡化,大家有什么好的居家學習,父母孩子關系好的妙招,可以在評論區分享出來,大家一起多點快樂少點煩惱地陪孩子一起度過這個疫情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