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孩子主動去學(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
一、及時給予孩子反饋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學校往往反饋得太少,反饋得不及時,每次考試之間足足有兩個月的間隔,這段時間對孩子而言反饋的周期太長了。在這兩個月里面太多的學生都是蒙著眼睛走路,他們看不到自己在前進或者是后退,也無法調整方向。
所以我們需要給孩子更加及時的反饋,比如說關注每次測驗的進步,每一次記住的一些單詞,每一次被老師的肯定,每一次參加業余活動所表現的進步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用來及時給予反饋的素材。
可能你的孩子他進步還不明顯,但你仍然要不斷的挖掘出來他的進步,這種正向的反饋會讓孩子動力滿滿,讓孩子就像打游戲一樣,每天都會獲得無窮無盡的樂趣。公號學而雅教育咨詢

二、設置有邊界的獎勵
玩游戲的家長都知道,我們經常能贏得一些道具,但是這些道具并不是無限使用的,它有使用次數,這是游戲中慣用的手法,也是讓眾多玩家欲罷不能的套路。
所以我們可以給孩子也設置獎勵,比如今天學習能達到什么效果就可以玩多久的手機,但是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據情況限制使用時間和次數,要讓孩子知道,這種獎勵是需要學習有一定的效果后才能擁有,而不是我回家胡亂一通把作業寫完了,就可以無限期的玩手機玩游戲。
這也就是著名的斯金納強化理論。在孩子學習中,父母可以利用這種方法。通過這種“行為強化”的方式教育孩子學習,可以慢慢給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即使家長不在身邊,孩子也會因為習慣而回家后先寫作業;一次次考試成績的優異,也會讓孩子形成一種保持優異的習慣。公號學而雅教育咨詢
三、堅持陪伴孩子學習
很多時候,父母深知“孩子的學習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情”,也希望自己陪伴孩子一起學習,希望通過陪伴能夠讓孩子的學習更加精進。但是,陪伴孩子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父母不要認為只要陪孩子學習幾天,孩子的成績就會有大的進步。
陪伴是長期的,如果父母有條件陪伴孩子學習,那么就要堅持,如同孩子堅持學習一樣堅持下去。尤其是在孩子主動要求父母進行陪伴時,父母就更應該盡力去陪伴孩子。
當父母將陪伴當作一種習慣時,孩子的學習也會成為一種習慣。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當孩子看到父母堅持陪伴自己,他們也會愿意去主動做作業。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們每天一到陪伴學習的時間點就坐在學習桌前,孩子自然也會跟隨大人的腳步坐到學習桌前。公號學而雅教育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