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開學焦慮癥家長如何應對(幼兒園開學心理準備)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幼兒園老師昨天在群里通知了家長,月底要開學了,估計全國大部分幼兒園開學時間都是在本月底,今年受疫情影響,開學晚了很久,孩子們在家里都“玩瘋了”。
這次寒假時間長,加上和過年連在一起,各種活動加上親朋好友聚會,孩子每天都很興奮。一聽說要開學,我女兒還好,因為她一直很喜歡去幼兒園,我告訴她要開學了,她很高興,說早就想老師和同學了,非常樂意去幼兒園玩。
但同小區的悅悅小朋友就不一樣了。今天大清早悅悅媽就帶著悅悅來了我家,悅悅媽愁眉苦臉地說,悅悅聽說馬上要開學了,從昨天晚上一直和她鬧到現在,一家人昨晚上也沒怎么睡覺,早飯悅悅也不想吃,悅悅媽沒辦法,帶著悅悅來我家找我女兒玩,讓孩子換換心情。
悅悅比我女兒小一歲,和我女兒在同一幼兒園讀小班,平時悅悅和我女兒很玩得來,悅悅一到我家,我女兒就和她分享零食,兩個小朋友很快就玩到了一起。
我笑著對女兒說:“等過幾天開學,我們早上一起約著悅悅一塊去幼兒園好不好?”女兒說好,但悅悅小聲嘀咕:“我不要去幼兒園。”
悅悅媽對我使了個眼色,我笑著問悅悅:“寶貝你為什么不想去幼兒園呢?”
“就是不想去,我想在家玩”悅悅小聲嘟囔著。
像悅悅這種情況一般是在幼兒園沒有太大的問題,就是單純地認為在幼兒園里不如在家自由,覺得在幼兒園受束縛,就如同我們休了半個月年假,明天就要去上班,心里有點抵觸一樣。
女兒對悅悅說:“幼兒園多好啊,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還有好多玩具呢,過幾天我們一起去吧。”
悅悅看了看女兒,點點頭。
我和悅悅媽相視一笑,看來還是同齡人在一起更有說服力。
開學伊始,像悅悅這種對去幼兒園有點抵觸情緒,到了幼兒園后有點焦慮和不適應的孩子很多,家長要提前給孩子做好工作,以免到開學時措手不及。
1、一定要提前告訴孩子,幼兒園要開學了,讓孩子做好思想準備。
很多家長忙于工作,不會提前告訴孩子開學時間,明天幼兒園開學了,前一天晚上才喊孩子早點睡覺,明天要去幼兒園。
孩子一聽就急了, 大哭大鬧地說自己還沒玩夠,不想去幼兒園,一晚上全家人都跟著休息不好,第二天孩子上幼兒園的計劃多半要泡湯。
提前幾天告訴孩子要上幼兒園,讓孩子心理上有一個緩沖,有一個慢慢接受的過程,這樣不會讓孩子有急剎車的感覺,不會太突兀,孩子從假期狀態到上學狀態過渡得就更好。
像悅悅這種情況,家長就不會太被動,給孩子有一個思想準備時間,也給家長留了想辦法做孩子思想工作的時間,等到開學那一天,孩子就已經從抵觸情緒爆棚到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這樣孩子和家長都不會太被動。
2、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為開學做準備。
孩子假期在家比較散漫,有的孩子晚上玩到很晚,早上一覺睡到十點多,這樣的作息習慣顯然并不適應幼兒園開學后的生活。
家長要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早睡早起,這樣才能在開學后不至于讓孩子遲到,或者是勉強被家長從床上拉起來后,到幼兒園犯困,讓孩子覺得不舒服。
3、給孩子準備好衣物。
孩子的書包,園服,被褥,開學要穿的大衣等,該整理的整理,該洗的要洗干凈,讓孩子開學第一天就干干凈凈、整整潔潔地去幼兒園。
4、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幼兒園很多事情老師都提倡孩子自己做。自己洗手、刷牙、如廁、吃飯等。
在家呆了一個假期,特別是家里有老人幫忙帶孩子的家庭,孩子習慣了在家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忽然回到相對要求孩子要自立的幼兒園,孩子難免會有點不適應。
因此,家長要注意及時調整孩子的狀態,盡量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
5、幫孩子收心。
開學前的這段時間,要逐步給孩子收心。
家長和孩子在家一起做做手工,讀讀繪本,背背古詩,認認字,和孩子聊一聊幼兒園的老師和同學,說一說上幼兒園發生過的有趣的事,讓孩子的心慢慢收回來。
總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提前為孩子開學入園做準備,避免孩子開學焦慮,讓孩子盡快重新融入幼兒園的集體生活,父母要多費些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