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怎樣釋放焦慮情緒(怎么安撫焦慮的內在小孩)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伴隨著孩子從牙牙學語到青春期,隨著年齡的一天天增長,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一路陪伴孩子走過來,深刻的體驗到了教育上所面臨的一個又一個的問題:
比如孩子不聽話,總是與家長頂嘴,家長會感到特別的不舒服或者痛苦;
比如孩子的成績總是處于中下游的水平,對學習一點興趣都沒有,即使想盡了各種辦法,給孩子報了輔導班花了錢,費了時間和精力,可效果卻不佳,家長的心情會特別的沮喪;
比如孩子上初中后,進入到了青春期,不愿意與父母溝通,與父母總是頂著干,讓家長找不到教育的方法,心情會變得郁悶。
等等諸如此類的教育問題,一個又一個地涌上來,有的時候就像打開了自來水一樣源源不斷地往外流,可作為父母,就會感到特別的痛苦、特別的焦慮、甚至于是特別的迷茫。
作為父母,不知道該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也不知道如何讓親子關系變得融洽和親密,如何讓孩子與自己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加的順暢,總之,就是找不到教育的那個解決方案。
在這種情況之下,很多的父母可能就會選擇暴力的溝通方式,用言語或者肢體行動來恐嚇或者強制孩子執行父母的要求,以達到孩子聽父母話的這個目的,但這種方法用起來粗魯簡單,可實際上卻沒有很好的效果。
那該怎么辦呢?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呢?
在果麥文化出品方的《養育你內心的小孩》這本書中,就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帶領我們每個人直探內心需要,學會根據問題的情況,從根本上來解決問題。
作者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叢非從,用十年的線下咨詢和教學心得,從安全感、自由感、價值感、意義感、親密感五個角度切入,36篇文章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層層推進,娓娓道來,用風趣幽默的語言、犀利直接的觀察,一舉擊碎生活中反復出現的負面情緒,告訴我們如何內心變得強大,擁有自我成長的力量。
需要補充的一點是,這本書可不是一本雞湯書、更不是一本晦澀難懂的心理概念書籍,書里面提供了大量的真實咨詢案例,如同面對私人心理咨詢師,幫你看到躲藏在內心深處的自己: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不相信自己已經做得足夠好,不相信自己的痛苦可以輕易消散……
最終會帶著我們面對真實的自己,真正的理解自己,真正的成長起來,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我們就以教育孩子為例,來闡述書中所展示出來的一些論點。
舉例說明:
- 孩子為什么會沉迷于游戲?
- 孩子為什么對學習提不起興趣?
- 孩子為什么不愿意與父母進行溝通和交流?
等等這些“為什么”的問題,到底是有什么原因產生呢?為什么會如此讓做父母的感到緊張、焦慮或者發脾氣呢?
當我們還是抱著遇到問題,就趕緊從網絡上尋找解決文案的答案,照著答案去做,那么就會發現很多的問題,今天解決了一個,明天還會出現新的,家長總是在解決問題的路上,家長和孩子都會感到累,相當的低效。
其實我們說教育出現的問題,不管是孩子言語舉止、行為,還是孩子學習方法或者學習習慣、以及孩子與父母的溝通等等方面的問題,實質上都來自于家長本身的問題。
說白了,所有的問題都呈現的是表面的一個現象,但是我們需要解決的是底層的一個邏輯問題。
用通俗易懂的方法來解釋,我們可以這么理解:
所有孩子教育方面的問題,都是由于家長內心的一個或者幾個需要沒有被滿足!
這里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說我們看孩子不寫作業,總是在玩耍時,我們感到特別的生氣,這個原因是什么呢?
我們擔心孩子,如果因為他不寫作業,他的功課跟不上,你會為他的前途感到擔憂,甚至于說你擔心,因為他不寫作業而導致一系列的后續的一些問題,比如會讓自己孩子的前途毀掉,所以你會感到焦慮,感到憤怒,那這個時候如果你去管教孩子寫作業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孩子并沒有改善的話,那么肯定會讓你本身就很疲憊不堪的精神狀態,特別的煩躁,所以你會感到憤怒。
說來說去,這是因為我們內在的一個或者幾個需求沒有達到要求,所以我們有的時候就會把這些焦慮啊或者憤怒的矛頭,指向了孩子同時也指向了自己。
我們也可以這么理解,這是因為孩子的這個行為舉止,激活了我們內心的一個不安全感或者焦慮感等。
想想看,是不是這么回事?
所有教育上的問題,當我們家長從自身去思考問題的時候,我們去察覺我們在遇到問題時的行為舉止,所展現出來或映射出來的一個行為時,我們會更加理解我們自己當下的情緒,我也會更加的了解自己。
通過書中所展現出來的方法和心理上的梳理,我們會發現 原來改變、變得內心更加的堅定、內心更加的強大是有方法的。每個人都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的 內心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我們會知道,只有內心強大了,我們才會照顧好自己內心的需要,以飽滿的姿態去應對不停變化的外部世界,包含不斷出現的一些教育問題,所有的教育問題也會變得特別的簡單,因為我們缺少的從來都不是一個方法,而是我們的內心的一個底氣。
底氣的由來,就是源于我們內心的一個強大,所有的內心強大就是從我們學會真正地聆聽自己,從自己內心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個時候其實我們就走上了獨立強大和自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