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出現分離焦慮怎么辦(幼兒園分離焦慮的解決方法)
還有不到一個月,九月開學季就來臨了,不少寶貝們要開啟快樂的幼兒園生活了,此時此刻寶媽寶爸一定比寶貝還緊張吧?分離焦慮怎么辦?孩子在幼兒園吃得飽穿得暖嗎?孩子在幼兒園會不會受到欺負……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家長們的腦子里一定盤旋著各種各樣的擔心,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兩個孩子都已經過了上幼兒園的年齡,所以,我非常理解寶媽寶爸的心情。
入園第一天,是幼兒園最壯觀的一天,新入園的小朋友哭得聲嘶力竭,有可能會尿褲子,也有的孩子膽子比較大,趁著老師不注意,從教室里跑出來,總之,各種狀況百出,幾個老師都忙不過來。
不少寶媽看到這樣的場景,都會心疼得落淚,趴在幼兒園門口久久不肯離去,其實,大家完全不必擔心,大多數孩子都會出現分離焦慮,而且除了極個別孩子外,大多數孩子都會很快適應,孩子的適應能力是超乎我們想象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孩子入園焦慮的常見原因,以及應對方法。
原因一:對陌生環境的恐懼
這和我們第一次入職的感覺差不多,孩子們離開熟悉的環境,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面對的是陌生的老師和小朋友,他肯定會恐懼、緊張、焦慮。
應對方法:
要緩解孩子對陌生環境的恐懼,我們可以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提前告訴寶寶要上幼兒園了,先和寶寶講一講幼兒園是什么樣子的,會有哪些人,會有哪些有趣的事情,讓孩子對幼兒園有一個美好的憧憬。
第二件事是提前帶寶寶去參觀幼兒園,讓寶寶熟悉幼兒園的環境,認識負責照顧他的老師,如果有寶寶認識的小朋友一起入園,那就更好了。
我家兩個寶寶入園之前,我都帶寶寶提前去了幼兒園,而且不止一次,大寶去的幼兒園,就在我們小區里,幼兒園課間活動時,我就帶大寶站在門口看,二寶去的幼兒園遠一些,也去了三四次,去幼兒園報名,去幼兒園領被褥、書包、衣服,我都會帶著他一同前往。
這樣做,雖然不能讓孩子一聲不哭地就入園,至少能讓孩子減少焦慮。
原因二:離開家庭環境,離開父母,引起焦慮
孩子從出生到上幼兒園,三年的時間里都是由家人陪伴的,現在讓他離開熟悉的家庭環境,離開照顧他的家人,他會非常焦慮,擔心是不是自己被父母拋棄了,他很難理解父母為什么會把他交給陌生人(幼兒園老師),為什么不陪著他了。
應對方法:
一般來說,經常由家人照顧,與同齡孩子玩耍機會不多的孩子,適應幼兒園的能力會差一些,平時我們要讓寶寶多和同齡人在一起。
我家兩個孩子,老大的適應能力就不如老二,我認為可能是老大照顧得比較精細些,畢竟他是家里的第一個孩子,家里的重心都是圍繞著他轉的。老二就不同了,我們要照顧兩個孩子,對老二的照顧就不可能像照顧老大那樣精細,這促使了老二更加獨立,適應能力更加。
除此之外,我們要跟孩子講,長大了就要去幼兒園,等寶寶放學了,媽媽就接你回家,意在告訴孩子他并沒有被拋棄,父母依然愛他。值得提醒的是,父母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后,千萬不要悄悄地離開,這更會讓孩子誤以為被拋棄了,爸爸媽媽逃跑了。
如果幼兒園允許,家長可以選擇陪孩子上一段時間的幼兒園,讓孩子順利地實現從家庭到幼兒園的過渡。
原因三:負面情緒的影響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要上幼兒園了,家里都可能會彌漫著一種緊張不安的情緒,雖然父母沒有說,但孩子卻能感受到這種緊張不安。也有的父母說話時會流露出對孩子的擔心,“寶貝,你能適應幼兒園嗎?”“你去幼兒園會不會哭啊?”“你去幼兒園會不會想媽媽”等。
還有的家長會開玩笑地說:“你終于要上幼兒園了,我可以輕松一下了。”“你這么不聽話,看幼兒園的老師會不會批評你。”“你要是不聽話,我就告訴你們老師。”父母傳遞出的負面情緒都會影響他對幼兒園的態度,加劇孩子的緊張焦慮。
應對方法:
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父母先要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很重要,不要把焦慮、緊張都寫在臉上。我家兩個孩子都在兩歲半之前就去幼兒園了,尤其是大寶讀幼兒園時才兩歲零一個月,我特別不舍得,都不敢去送孩子,入園前三天都是我老公去送,盡管如此,每次孩子出門,我都很高興地跟他說:“寶貝,加油,你最棒!”“放學,媽媽就去接你。”
其實,不只是孩子入園焦慮,家長同樣焦慮,只有我們自己先調節好情緒,才能緩解孩子的入園緊張。另外,還要善用積極語言,來消除孩子的負面感受,我們可以經常孩子說這些話題:
寶貝,你今天有沒有交新朋友啊?
寶貝,你今天比昨天進步了,你自己背著書包進教室了。
寶貝,你今天學什么了,跟媽媽講一講好嗎?
……
去幼兒園是開啟孩子獨立的第一步,不管我們多么不舍,都要明白一個道理:孩子終將離開父母的懷抱,勇敢地去擁抱明天,放手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