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教老師想辦法,孩子成績不好(孩子成績差怎么辦,教你一招)
有個親戚,前幾天找到我,非常無奈地說:“孩子現在在班里一直倒數后3名,但是她很要強,不肯接受現實,因此產生比較明顯的心理問題,怎么辦?”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我見這個孩子的時候,她還上小學,是一個聽話乖巧的孩子,她所在的小學,是市里最好的小學,而她的成績,又是全校前幾名,一直保持了6年。
到了初中,成績也還不錯,但是中考時,卻沒能考上重點高中,這樣的結果,令她的家人非常震驚,但是更震驚的是,孩子到了高中,依然一路下滑,高一就到了班級倒數第一名,后來選科后,雖然選擇的是史政生組合,這個組合的學生,多數成績并不好,但是她依然成為班級后5名。
而這個孩子,給大家的共同感受就是:學習很努力,平時很聽話,就是有點笨!
我覺著說她笨,并不合適,因為小學時候的優秀成績,已經說明了她的智商沒有問題,她現在問題,主要就在于學習方法,沒有高效的學習方法,還處于“假努力”階段。
什么叫“假努力”?簡單來說就是用體力勞動取代腦力勞動。他們用身體上的努力,掩蓋大腦不努力的現實,這種“假努力”,在小學初中階段,影響不大,因為學習內容簡單,考試比較直接,但是到了高中,就會明顯體現出來。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要學會“高效學習”,高效學習涉及停課、做題等方方面面,但是,我覺著有一點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忽略掉的,那就是復習!
學習的完整過程,應該包括:預習——上課——復習——作業,但是到了高中,因為時間緊,任務多,多數學生就把這個過程簡化成:上課——作業。放棄預習和復習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它讓學習的效果,大打折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重視復習的現實例子
復習為什么重要?我舉個現實的例子,牛有一個很強大的功能,就是“反芻”,反芻的過程,就是把吃下去的草,在胃里重新回嘴里進行咀嚼。
牛為什么要反芻?這是因為牛有4個胃,每天要吃大量的草,它們能先多吃些,等安全了或食物缺乏的時候再慢慢咀嚼,這樣,既保證了安全又滿足了身體的營養需要。
想一想我們學習是不是也一樣?白天要學習大量的知識,語數外理化生政史地,每個老師講的都很多,你怎么可能一下就都吸收了?不吸收的結果是什么?老師:這道題我都講了8遍了,你怎么還不會?
所以,每天的復習,非常重要,這個復習,就是“反芻”,沒有這個反芻,知識就無法吸收。像例子中的孩子,就屬于只“吃草”,不反芻類型的。
二、重視復習的理論基礎
其實,這種反芻,是有理論基礎的,主要有兩個:
第一,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遺忘速度先快后慢,當天學習的內容,70%的內容可能在晚上就已經忘掉了,剩下的那30%,在之后的時間中慢慢遺忘。這個理論告訴我們要及時復習和反復復習。
第二,費曼學習法:費曼是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他的智商并不是很高,但是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就在于他掌握了高效的學習方法,“費曼學習法”,簡單來說就是把你學習的內容,用你自己的語言,講出來,可以講過你的同學、你的父母或者講給你自己,自己要講清楚,要讓別人理解。
一般而言,在你講的過程中,都會“卡殼”,而這個時候,正是你進行深入學習的時候,然后再去講,直到你能講清楚。
其實,這是知識由輸入到輸出的過程,只有能輸出出來,知識才是你自己的。
三、這樣復習最有效
理解了上面的例子和理論,那么你就要做好復習,怎么復習最有效呢?我一直給學生的建議都是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時,把白天學習的內容, 像“放電影”一樣在腦力里放一遍,哪個地方卡住了,可以立即看看,也可以第二天一早解決。
當然, 最好的是你能把白天學習的內容整理、歸納、提升一下,比如老師白天講了“兩極格局的形成”,分別講了形成的背景、過程和影響,背景又包括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是什么,可能性是什么,這一梳理一遍,5分鐘就能梳理一科,這個過程很累,可能比你挑燈夜戰2個小時還累,但是卻是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