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親子活動教案(蒙特梭利親子樂園)
今天來分享在家可以玩的70+個蒙特梭利活動,我們寫了15000字的干貨,也是源于我之前想給大家交的作業,提供可以玩好幾年的早教資源包。▼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今天的蒙特梭利早教資源包的英文全集,我也放在文末給大家免費下載,一共44頁,對英文介紹也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下載來看看,否則收藏好今天這篇文章,就綽綽有余了!
The Montessori Notebook 創始人
The Montessori Note的創始人是一位曾在蒙特梭利協會(AMI)受訓的專業蒙特梭利老師Simone Davies創辦的。同時,她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的孩子一直在接受蒙氏教育,目前正在蒙氏小學就讀。
Simone Davies希望通過一種不過度討好孩子、不去命令孩子、不去威脅孩子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并讓他們愛上學習。Simone從事蒙特梭利教育已經超過15年。在這15年中,她不單只是用蒙特梭利理念教孩子,她也會幫助各種家庭更好地在家開展蒙氏教育。
我們今天分享的資源包,能夠給到我們非常多的蒙特梭利活動想法,而且活動適合的年齡從剛出生的寶寶到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有。
不過Simone也提到,她給到的年齡分類只是一個參考。實際操作中,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和興趣來決定,也要避免對他們來說太難或者太簡單的活動。太難可能會給孩子過多的挫敗感,太簡單就說明孩子已經掌握了這個技能。
接下來我們會分年齡來逐個介紹里面的活動和對應的發展領域。發展領域包括語言、視覺、聽覺、抓取、手眼協調、一般動作技能等。有的教具可以自制,有的不方便自制也可以購買。其中包括了:
0-6個月活動18個
6-12個月活動25個
12-18個月活動29個
18個月-24個月活動7個
2歲以上活動15個
全年齡活動3個
其他活動2個
1 自我表達
- 建議寶寶年齡:新生寶寶
- 發展領域:語言
在做這個活動前,我們要先觀察一下,寶寶是屬于語言型還是非語言型:
語言型的寶寶可能會更多地通過哭聲、尖叫聲或者發出其他小聲音來表達;
非語言型的寶寶可能會更多地通過各種各樣的面部表情來表達
當寶寶發出互動請求的時候,我們要低下頭來,和寶寶保持眼神交流。
對語言型的寶寶,我們可以重復TA發出的聲音,然后用一些簡單的詞語、短句、句子來回應TA,比如“XX,你是餓了嗎?”或者“XX,你真棒!”
對非語言型的寶寶,我們可以發出一些聲音,做一些表情或者輕輕地點點TA的舌頭。
大人對他們的回應對孩子們來說非常重要,孩子知道大人對TA的表達是感興趣的。并且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寶寶們就會逐漸學會如何溝通。
哎,看了這個以后我恍然大悟:我女兒的溝通能力就是被我耽誤了。
我女兒在嬰兒時期,就是個典型的語言型寶寶,總是發出各種聲音引起我們注意。我們就是一頓搖啊搖,覺得這樣哄一下寶寶就好了。估計就這樣耽誤了她的表達力和語言發展。
當我們現在開始有意識地在幫助她發展語言和表達力時,果然,她已經在“大話嘮”的路上一去不復返了。
所以,千萬別覺得新生兒什么都不懂,錯過了發展語言的最初啟蒙期。
2 穆納里吊鈴 (Munari Mobile)
- 建議寶寶年齡:新生寶寶
- 發展領域:視覺
穆納里吊鈴是蒙特梭利教具中經典的針對新生兒的教具。新生兒視覺上只對黑、白、影子和媽媽的臉最有反應,很多媽媽會給寶寶看黑白卡,也是這個原理。
這個教具是完全可以自制的,下圖是我在Esty購物網站上找的產品圖。大家可以用吸管、棉繩、一些黑白卡紙和安全的黑白顏料復制一個。▼
寶寶可以躺在床上或者毯子上,穆納里吊鈴要懸掛在寶寶視線30cm以內。因為寶寶在剛出生的時候,能聚焦的距離就是大人抱著他們的時候,大人的臉到他們眼睛的距離。你會看到他們的正在追隨搖晃的穆納里吊鈴自己做視覺鍛煉呢。
3 音樂盒
- 建議寶寶年齡:2-3+周以上
- 發展領域:聽覺
我們可以為孩子準備一個通過拉繩驅動的古典音樂音樂盒,掛在她的床上或者墻上。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大人可以為TA播放。可以作為換尿布時候的“基礎伴奏”。等TA能坐的或者小手比較有力氣的時候,可以掛在TA觸手可及的地方,讓寶寶自己來拉。
4 八面體吊鈴 (Octahedron Mobile)
- 建議寶寶年齡:2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視覺
八面體吊鈴是蒙氏中又一著名吊鈴,如下圖所示,由三個八面體組成。這三個八面體是由三原色紅、黃、藍的閃亮紙做成。寶寶在這個階段已經開始辨識三原色了。▼
那么簡單的吊鈴,當然也是可以自制的。先在較硬的卡紙上,按下圖所示,繪制一個結構的八面體,然后剪貼成八面體,再在外層貼上閃光紙。然后用棉繩掛在吸管或者小木棍上就行了。▼
5 兩環相扣
- 建議寶寶年齡:2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抓取
這個工具如下圖所示。這也是在Esty購物網站上搜到的,是用純天然的木頭做成的,寶寶放在嘴里也是安全的。網上看到有些商家在賣,大家可以看下評論是否安全無毒,邊緣是否圓滑,不會劃傷寶寶的手。▼
大人只要把兩環相扣放在寶寶的手里,寶寶會條件反射性地抓取。慢慢地,寶寶看到兩環相扣就會有意識地用整只手或者一個手指去抓、夠兩環相扣。大一點的寶寶可能會兩手交替去抓取兩環相扣,或者嘗試在地上滾動它。
6 戈比吊鈴(Gobbi Mobile)
- 建議寶寶年齡:2-3個月
- 發展領域:視覺
戈比吊鈴如下圖所示,它的顏色是漸變的,可以鍛煉寶寶的視覺和美感。▼
這個也可以自制的。大致步驟是這樣的:
1、先選一個球的主顏色,像是粉色、紫色、綠色、藍色都可以。
2、然后準備好5-7種該顏色漸變色的毛線,在準備5-7個泡沫球或者用廢紙團捏成的球,然后在外面纏上毛線。
3、接著把毛線球從淺色到深色用同色毛線懸掛在一根小木桿上。
4、懸掛毛線的長度從淺色到深色不斷加長,可以參考上面的圖片
這樣一個戈比吊鈴就自制完成啦,是不是還挺簡單的,而且等寶寶長大了,把它掛在墻上做裝飾也是很美觀的呢。
7 創意吊鈴
- 建議寶寶年齡:3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視覺
Simone還給了很多其他的吊鈴創意。比如我們可以剪一些我們的照片、樹葉、閃光紙做的跳舞小人、甚至是不同顏色的繩子垂掛在刺繡用的繡棚上或者小木棍上,就可以制作出一個創意吊鈴了。
制作完成后,把繡棚和地面平行懸掛起來就可以給孩子玩耍啦。大家完全可以發揮出自己的創意,給寶寶做一個獨一無二的吊鈴。▼
8 木質健身架
- 建議寶寶年齡:3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視覺、抓取
我們選3-7個色彩豐富的木質形狀掛在孩子可以看到、抓到的地方,鍛煉寶寶的視覺和抓取能力。但是懸掛的架子一定要是穩定的哦!▼
9 有凸出物的橡膠球
- 建議寶寶年齡:3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抓取
我們也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帶有凸出物的橡膠球,一定要確保是安全無毒的哦!因為寶寶可能會去咬它們的觸角。
對寶寶們來說,帶有凸出物的橡膠球更容易抓取。隨著他們長大,他們會探索出不同的玩的方法,比如捏球或者兩手交替玩球。
10 球形的玩具
- 建議寶寶年齡:3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抓取
把球形或者含有球形玩具的放在寶寶可以觸及范圍內,讓寶寶自己去抓取和玩。
11 懸掛三色球
- 建議寶寶年齡:3到3個半月以上
- 發展領域:視覺、抓取、擊打
懸掛三色球就是把三種顏色的球掛起來,顏色可以是紅、黃、藍,也可以是別的顏色組合。
記得要把最深色的球用最長的線掛在中間。球的大小要剛好適合寶寶的手掌,讓他們可以順利抓取或者擊打。千萬注意,不能太小,以防寶寶不小心抓下來吞咽下去。
12 串珠
- 建議寶寶年齡:3到4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抓取
串珠可以供寶寶玩或者磨牙。一般是五顆原木珠子,每顆珠子之間會有個打結。如果是購買的,一定要注意安全無毒,并且繩子是牢固的。▼
13 緞帶鈴鐺
- 建議寶寶年齡:4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聽覺、視覺、抓取、擊打
我們可以在一條緞帶的一頭綁上一個小鈴鐺,另一頭縫上較寬的牛皮筋固定懸掛在穩定的架子上,寶寶躺在下面會嘗試去拉、抓、擊打鈴鐺。
玩耍時,寶寶可以鍛煉拉、抓、擊打的動作,同時,視覺因為需要跟隨鈴鐺移動,所以也得到了鍛煉。
而且,鈴鐺移動的時候發出的聲音可以幫助寶寶發展聽覺呢。▼
14 緞帶環
- 建議寶寶年齡:4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視覺、抓取、擊打
和緞帶鈴鐺相似,緞帶環是在緞帶的一頭綁上木質或者竹質或者其他安全的金屬制的圓環。
另外環的大小要保證寶寶可以把手伸進去哦,這樣寶寶才能抓住這個環。
15 環環相扣
- 建議寶寶年齡:4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抓取
這個教具由3-4個安全的木質或者金屬制環組成。環和環之間互相扣在一起。可以供寶寶練習抓取。寶寶們會對不同環之間撞擊發出的聲音,和它們是如何扣在一起的都很感興趣哦。▼
16 家庭物品抓取
- 建議寶寶年齡:4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抓取
在家找一些安全的小物件,比如木頭勺這樣的沒有吞咽噎的風險,也沒有鋒利邊邊的物件。讓寶寶用他們的小手來抓取、探索這些平時家里常見的物件。
17 沙錘和撥浪鼓
- 建議寶寶年齡:4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聽覺、觸覺
這個恐怕不太好自制。大家可以買現成的,竹質/木質/銀質的沙錘或者撥浪鼓,讓寶寶抓取和搖晃。他們可以從中體驗到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的聲音是多么美妙。
我們也可以把米或者綠豆裝在一個擰緊的,寶寶手可以抓住的塑料瓶里,制作出一個簡易版的“沙錘”。
18 鈴鐺玩具
- 建議寶寶年齡:4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聽覺、觸覺
如下圖這樣含有鈴鐺的各種木質玩具,甚至手鈴,都可以讓孩子練習抓取、搖晃并感受聲音。
手鈴還是我女兒現在低齡音樂班會用到的一個基礎小樂器,所以其實它可以用上很長一段時間。▼
1 小物籃子
- 建議寶寶年齡:5-6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手眼協調
把2-3樣孩子熟悉的物品放在一個沒有毛邊,不會刺傷孩子的小籃子中。讓孩子趴著或者坐著去挑選自己喜歡的物品。當TA喜歡的物品變換的時候,籃子里的物品也可以隨之變換。
2 抓取毛線球
- 建議寶寶年齡:5-7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一般運動技能
準備幾個柔軟的毛線鉤織的球,孩子可以把手伸進毛線球的洞洞里面。把球放在孩子附近,不要太遠,也不要太容易拿到,鼓勵他們可以嘗試移動起來去抓取這個球。▼
3 五柱搖鈴
- 建議寶寶年齡:6-8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一般動作技能、聽覺
在寶寶附近搖五柱搖鈴,讓鈴聲吸引寶寶移動過去抓取搖鈴。
4 扶靠墊站立
- 建議寶寶年齡:7個月以上或者寶寶開始嘗試借助外力站立時
- 發展領域:一般動作技能,獨立拉靠墊并嘗試站立
準備一個略重,高度大約到寶寶胃部的厚靠墊。讓寶寶嘗試拉靠墊,并嘗試扶著靠墊站起來。▼
5 扶桿試走
- 建議寶寶年齡:7個月以上或者寶寶開始嘗試借助外力站立時
- 發展領域:一般動作技能,獨立靠拉力來嘗試站立
首先我們可以在墻上固定一根桿子(一定要足夠穩固哦)!桿子距離墻大概2-3厘米,桿子的高度到孩子的胸口左右。另外在墻上可以固定一面鏡子。
安裝完成后,我們讓孩子嘗試靠自己的力量拉著桿子嘗試站立行走。
6 蛋杯/球杯
- 建議寶寶年齡:7到9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手眼協調
蛋杯/球杯也是經典蒙氏教具之一,是一個木頭的小杯子,里面會盛放一個木頭蛋或者木頭球。孩子通過取放木頭蛋/木球球來鍛煉手眼協調能力。
7 住在盒子里的木頭方塊
- 建議寶寶年齡:7到9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手眼協調
這個活動和蛋杯有點相似。我們可以找一個安全無毒的木頭方塊,然后做一個剛好可以裝木頭方塊的盒子,讓孩子通過練習把方塊取出來和放回去來鍛煉手眼協調能力。
8 永久目標盒
- 建議寶寶年齡:8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手眼協調
永久目標盒也是經典蒙氏教具。讓孩子練習以不同方式抓取球,有意識地將球放入洞中,并松開球,讓它滾動。
這個教具之所以叫永久目標盒,是因為它也讓孩子懂得客體永恒性,也就是說讓孩子相信即使脫離了對某個物體的感知,該物體仍然存在,這是孩子后期認知發展的基礎。▼
這個永久目標盒網上有賣。大家也可以用家里的鞋盒等紙盒來自己做。鞋盒蓋子可以做底下的底座,剩余部分剪貼一下,挖一個洞就可以變成永久目標盒上面的部分。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嘗試乒乓球或者毛線球等不同材質的球,體會到不一樣的效果。
9 小球籃子
- 建議寶寶年齡:9個月以上或者寶寶開始爬的時候
- 發展領域:一般動作技能
在一個小籃子里放不同大小,不同材質的球,比如藤編球、羊毛氈球、毛線球等。寶寶可以單純用手感受不同的球或者滾動球,追著球移動、踢球等。
10 滑球軌道
- 建議寶寶年齡:8到10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一般動作技能、視覺追蹤、聽覺追蹤
蒙特梭利的滑球軌道教具可以讓孩子跟著球進行視覺追蹤和聽覺追蹤。當他們在撿球、放球的過程中也鍛煉了一般動作技能。▼
11 矮桌扶站
- 建議寶寶年齡:8到10個月以上或者寶寶可以扶站的時候
- 發展領域:一般動作技能
鼓勵寶寶扶著矮桌站起來。但是矮桌必須是非常重的,不會被寶寶拉到而壓在TA身上,不然會很危險啊!家里如果有圓角實木的茶幾的話,可以試一下。或者讓寶寶扶著沙發也可以。
12 疊疊樂/搖塔/彩虹塔
- 建議寶寶年齡:8到12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手眼協調
疊疊樂/搖塔/彩虹塔可以吸引孩子把上面的物件取下來和放進去。孩子需要眼睛和手的配合才能完成一系列的拿放動作,是很好的手眼協調訓練。▼
13 手轉陀螺
- 建議寶寶年齡:8到12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一般動作技能
這個也很簡單,讓孩子嘗試用手指轉動陀螺,并跟隨陀螺移動。
15 抽屜式盒子
- 建議寶寶年齡:9到12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手眼協調
這類盒子和永久目標盒類似,只是是抽屜式的。
盒子有長方形也有正方形,一般盒子上方還有帶洞的,有的帶1個洞,有的帶3個洞。
當然我們也可以用家里的紙盒自制,制作方式可以參考我上方寫的永久目標盒的制作方法。
另外,球除了像乒乓球這樣的硬球外,我們還可以準備一些比挖的洞更大的具有彈性的毛線球,讓孩子通過擠壓球來把球塞入抽屜盒子中。這類盒子也可以讓孩子明白客體永恒性。▼
15 有鑰匙的抽屜
- 建議寶寶年齡:10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手眼協調
平時我們也可以鼓勵孩子嘗試用鑰匙打開抽屜。類似的教具網上有賣,家里如果有低矮的家具,帶有鑰匙孔,也可以嘗試讓孩子用鑰匙開關。
但是鑰匙要綁上一些大的鑰匙扣,如果掉落會比較容易找到。
16 學步車
- 建議寶寶年齡:10到12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一般動作技能
學步車要選擇穩定性好的,否則孩子容易摔倒。讓孩子自己推著學步車,自主學習行走。
17 開關櫥柜
- 建議寶寶年齡:10到12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一般動作技能
大人可以在低矮的櫥柜里藏一些梳子或者塑料餐具讓寶寶自主去尋找。在整個過程中,大人要監管寶寶的安全。找尋的物體也應該是塑料的或者不會輕易摔破、有危險性的物品。
另外,還要確保藏放物品的地方沒有其他危險物品哦。
18 木釘套環
- 建議寶寶年齡:10到12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手眼協調
木釘套環和搖塔以及疊疊樂有些相似,但是是把環套在固定的木釘上。
我們可以先把環先放在一個小籃子里,然后讓孩子自己從籃子里拿出來,再套到木釘上。▼
19 涂鴉
- 建議寶寶年齡:12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藝術、自我表達
我們可以準備白紙(紙可以準備多種材質)、蠟筆、粗彩色鉛筆讓孩子進行色彩的探索,在涂鴉中表達自己。
當寶寶可以獨立站立的時候可以引入黑板或者立式畫架,讓孩子嘗試用粉筆、油畫顏料來涂鴉。在黑板涂鴉時,可以先從白色開始,然后逐步給孩子引入別的色彩。
在進行油畫涂鴉時,要準備工作服、短柄筆刷、放筆的杯子、垃圾桶、擦濺出顏料的濕布。
我們可以先給孩子一種顏色,然后再逐步引入2-3中顏色,讓孩子探索顏色。
20 漸變大小木釘套環
- 建議寶寶年齡:12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手眼協調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分辨套環的大小,學會按大到小的規則,從底部到頂部來套環。
4-5個套環的教具最佳,另外底部最大的環最好不要大過孩子的手。▼
21 木質大螺絲螺母
- 建議寶寶年齡:12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手眼協調
讓孩子通過配對螺絲螺母并旋轉來鍛煉手眼協調及小手的力量。▼
22 開關盒子
- 建議寶寶年齡:12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手眼協調
準備一些家里的需要開關的容器,比如鐵盒、空粉餅盒、紙盒等讓孩子練習開關盒子的動作。
23 詞匯分類
- 建議寶寶年齡:12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語言
選擇家里3至6個不同種類的物件,讓孩子嘗試分類。比如按水果、蔬菜來分類。
24 木釘釘盒 (Peg Box)
- 建議寶寶年齡:12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精細化手眼協調
木釘釘盒一般有六個孔,含紅黃藍不同顏色木釘各兩個。因為木釘比較小,孔也比較小,所以對孩子手眼協調能力的要求更高。▼
25 方塊木釘疊疊樂
- 建議寶寶年齡:12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精細化手眼協調
這個疊疊樂含一個木釘和三個小方塊。相較于之前的疊疊樂,木釘更小、方塊更小,洞也更小。所以需要孩子有更加精細的手眼協調能力。▼
1 手抓板拼圖
- 建議寶寶年齡:12到14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精細化手眼協調、手鉗能力、圖形認知
最初可以選取一片式的手抓板拼圖,就是一個圖形只用一片手鉗式拼圖就可以完成。用手抓板拼圖讓孩子理解基本形狀與圖形。進一步鍛煉手眼協調和手鉗能力。▼
2 開掛鎖
- 建議寶寶年齡:13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精細化手眼協調
我們可以把對應的掛鎖和鑰匙用線綁在一起,然后讓孩子用鑰匙開鎖,以鍛煉其手眼協調能力。
3 投幣盒
- 建議寶寶年齡:13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精細化手眼協調、抓取
這個投幣盒可以用儲蓄罐代替,也可以自己用紙盒做一個。然后在旁邊放上擦干凈的硬幣或者小紙條,讓孩子放進去。
要注意安全,不要讓孩子把物件放進嘴里哦!
4 擦桌子
- 建議寶寶年齡:孩子可以走路的時候
- 發展領域:環境維護
這個活動太簡單了,媽媽們的最愛!給孩子一個手套和一塊抹布,讓TA幫忙擦桌子吧。
5 圖片實物配對
- 建議寶寶年齡:14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語言、觀察、理解二維的概念
初級版的玩法是把一些物件放在一個小籃子里,然后準備和物件對應的卡片。讓孩子一一選出卡片所對應的物件,并放在卡片上。卡片最好是大小、背景色都相同的。這個活動讓孩子在發展語言的同時,了解到二維的圖片可以展示三維的物體。
升級版的玩法是選一些同類物品以及對應的卡片,比如幾輛小汽車和它們的照片,然后和初級版一樣進行配對。升級版的玩法對孩子的觀察能力要求更高,孩子需要通過觀察顏色、形態等元素,才能成功配對。
如果家里有打印機或者寶麗來,可以直接拍照然后打印出來。這樣卡片和實物可以保證完全一致,并且卡片的大小、背景色也是一樣的。▼
6 滑動蓋木盒子
- 建議寶寶年齡:14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精細化手眼協調
準備一個下圖這樣的盒子,在里面放一些物品,讓孩子嘗試自己打開蓋子拿取物品。物品需要經常更換,讓孩子持續保持好奇和興趣。
7 三色抽屜
- 建議寶寶年齡:14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精細化手眼協調、練習手腕動作
準備三個不同的小物件,放在三色抽屜里。讓孩子嘗試拉開找物件。網上也有一些三色抽屜是配同色球的,可以嘗試讓孩子進行顏色配對。▼
8 形狀投放盒
- 建議寶寶年齡:14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精細化手眼協調、抓取、幾何認知
這個是我們小時候也經常會玩的投放盒。一方面孩子可以練習抓取和手眼協調。另一方面,這也是帶著孩子去了解最基礎的幾何知識的好機會。讓他們懂得什么是正方體、圓柱體等。▼
9 澆花
- 建議寶寶年齡:14個月以上或者能夠很穩地獨立行走的時候
- 發展領域:環境維護
給寶寶準備一個自己的小小澆水壺、一塊小海綿、一盆小植物。讓寶寶每天給TA的小植物澆水,培養TA對環境的責任心。
但是寶寶可能會把很多水都澆在花盆外,所以我們要給TA一塊小海綿,可以吸干漏在外面的水。
10 照顧好自己
- 建議寶寶年齡:14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自理能力
在墻上裝一些低矮的掛鉤或者一個裝衣籃,讓孩子自己穿脫外套、鞋,并掛好或者放在籃子里。
可以購買一些蒙特梭利維可牢尼龍搭扣的衣飾框,讓孩子練習打開和粘住維可牢搭扣。▼
為孩子準備好洗手液、毛巾、牙刷、牙膏、牙杯。讓他們自己去水池洗手、刷牙。大多數家庭沒有低矮的小水池,所以要給孩子準備好一個穩固的小樓梯,讓孩子可以爬上去自己洗手、刷牙。但孩子自己刷牙還是刷得不夠干凈,他們刷完以后,大人要再幫他們刷一下哦!
讓孩子學者對著鏡子梳頭。把梳子、發夾、橡皮筋都放在一個小盒子里,讓孩子自己選擇如何梳頭。剛開始孩子可能只會模仿我們梳頭,等到15至18個月的時候,他們會開始使用發夾等。
教孩子如何擦鼻涕。先給孩子演示一遍。然后在TA夠得到的地方,準備一些小紙巾和一面鏡子。讓他們對著鏡子模仿你。鏡子要穩固地安裝在墻上或者放在桌子上。如果鏡子不是很穩固,有被打碎的風險,這個活動千萬要在家長的監管下進行!
11 運動起來吧!
- 建議寶寶年齡:14到16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一般動作技能
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去附近的游樂場和公園。在戶外他們可以體驗跑跳、攀爬、玩猴架、滑滑梯、騎平衡車、蕩秋千、鉆小洞等活動。
當然像跑跳走等比較簡單的活動,在家也可以進行。比如在紙上畫一些小箭頭放在家里,讓寶寶按著箭頭運送小球。比如推著學步車在家散步。
12 水平蛇形&平行合釘板
- 建議寶寶年齡:14到16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精細化手眼協調、抓取、手腕移動
這種平行合釘板的難度比垂直的木釘難很多,孩子要從側面放入木圈,跟著金屬棍的走勢來移動木圈。
而蛇形的難度會比平行更大,用到更多的手部力量和手眼協調能力。▼
13 洗樹葉
- 建議寶寶年齡:15到16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環境維護
準備一個葉子形狀的盤子和一個小海綿。放在一個更大的容器里面,裝一些水,讓孩子通過“洗樹葉“來練習洗盤子。老母親的休息之日,指日可待啊!
14 各類插銷/忙碌板
- 建議寶寶年齡:15到16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手眼協調、抓取
如果家里有各類插銷的話就可以直接用插銷,不過要檢查一下邊上會不會劃傷寶寶的手。
不然的話,可以買一塊蒙特梭利忙碌板。忙碌板上面會有各種類型的插銷,如名字一樣,寶寶就會忙著研究各種插銷了。▼
15 小圈木釘
- 建議寶寶年齡:15到18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手眼協調、抓取
這種木釘的圈更小,木圈一般是三原色。讓孩子按顏色來套木圈。因為這個洞非常小,幾乎和木釘吻合,所以難度也不小。▼
16 橡皮泥/粘土制作
- 建議寶寶年齡:16到18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藝術、自我表達
給孩子準備一些橡皮泥或者粘土,搟面杖,切餅干的模具。讓孩子自由發揮創意。
17 搞衛生
- 建議寶寶年齡:16到18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環境維護、生活技能
媽媽福音又來了。給孩子準備一套小朋友的搞衛生工具,讓孩子學著掃地、拖地、擦家具、撣灰。剛開始可能他們沒有做得那么好,但是慢慢他們就可以幫你分擔一部分家務了。▼
18 拉拉鏈
- 建議寶寶年齡:16到18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自理能力
可以買一個帶拉鏈的蒙特梭利衣飾框,也可以直接找一件有拉鏈的衣服,讓孩子學著拉拉鏈。
19 串珠子
- 建議寶寶年齡:16到18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精細化手眼協調、抓取
準備一些我們小時候編手鏈的玻璃絲(暴露年齡系列)和5、6顆木珠子,讓孩子串珠子。玻璃絲會比較好穿一點。等孩子熟練可以加大難度,比如增加木珠數量、換更軟更粗的繩子。注意吞咽風險。
20 插花
- 建議寶寶年齡:18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環境維護
墊一塊小桌布,給孩子一個滿滿的儀式感。桌布上放一個小托盤,以防水不小心打翻,接著準備幾個小瓶子來做花瓶(比如空的小藥瓶也可以),再準備幾支不扎手的鮮花。
大人可以先把鮮花的花枝剪短一點或者讓孩子自己剪。再給孩子準備一瓶水,一個海綿,一個漏斗。孩子可以用漏斗往小瓶子里加水,然后插花。如果有水漏出來就用海綿擦干凈。▼
21 曬衣服、洗鞋子
- 建議寶寶年齡:18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環境維護、生活技能
在陽臺掛一根低矮的繩子,準備一些木夾子。讓孩子幫忙曬TA的小毛巾、小襪子。
給孩子一個小臉盆,一個小刷子,讓TA自己洗鞋,然后曬干。
22 種子發芽
- 建議寶寶年齡:18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環境維護
準備一些比較容易發芽的種子,推薦的有綠豆、玉米、向日葵、南瓜等。然后準備幾個可以做小花盆的容器、土、水、小朋友的花園工具(沒有的話叉子、勺子也可以替代)。
每個種子種好以后,記得在花盆外標注好是什么種子。標注的方式有很多,可以讓寶寶自己畫畫記錄或者大人幫寫字在紙上,貼在容器外部。
另外記得提醒寶寶澆水和給種子曬太陽哦。
23 戶外環境維護活動
- 建議寶寶年齡:18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環境維護
如果家里有小院子的話,還可以進行一些戶外的花園活動。比如堆肥、運土、挖土、除草、種花等活動。
24 準備食物
- 建議寶寶年齡:18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生活技能
每天下午茶、吃飯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幫忙清理桌子,擺放好大家的餐具。一些簡單的食物可以讓孩子來準備了,比如榨橙汁,用小水瓶給杯子倒水,用不鋒利的餐刀切香蕉、用果醬涂餅干等等。通過這些食物準備,孩子還能學會削皮、剝皮、切、涂等動作。
等孩子再大一些,TA們準備充分的時候,可以讓他們開始削蘋果皮,用小刀切蘋果,但這時候要確保孩子充分明白怎么使用工具,大人要在一旁監管好孩子。
25 水彩畫
- 建議寶寶年齡:18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藝術、自我表達
在一個小托盤里放好一小瓶水、水彩畫刷、水彩顏料、顏料盤、工作服、抹布。將紙放在一塊墊布上,然后先演示給孩子看如何調色進行繪畫。接下來就是看孩子的創作了。
26 托盤分類
- 建議寶寶年齡:18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觸覺精細化、實體知覺、分類能力
準備不同形狀的貝殼或者堅果,讓孩子在有分隔的托盤上進行分類。每個物件準備4個左右就可以,比如4個核桃、4個杏仁、4個榛子,讓孩子分別放在托盤的三個格子里。
27 詞匯卡
- 建議寶寶年齡:18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語言、詞匯量
準備一些相對簡單的,孩子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的事物的卡片。剛開始不要準備太難的,要一些比較好辨認的卡片,比如桌子、椅子、勺子這樣的。
28 包包籃子
- 建議寶寶年齡:18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精細化手眼協調
又要準備一個小籃子啦!這次里面可以放一些打開方式不同的錢包、小布包。讓孩子練習打開、關閉不同類型的包袋。
29 縫東西
- 建議寶寶年齡:18個月以上
- 發展領域:精細化手眼協調、抓取、練習動作精度、生活技能
準備一些比較粗和鈍的針,像毛線縫針那種。然后在硬紙上鉆幾個小洞或者在空比較粗的布上讓孩子練習縫這個動作。
剛開始我們可以讓孩子在一張正方形的卡片上,練習縫對角線。然后再嘗試在其他形狀的紙或者布上縫不同走向的線,最后就可以試著縫大扣子了。▼